就在傅友文打算退下之时,黄子澄和齐泰带着朱允炆赶了过来。
“陛下!”
黄子澄神情愠怒,即便是面对皇帝,也没有丝毫服软。
朱元璋看向黄子澄、齐泰和一旁低垂着头的朱允炆,冷冷开口。
“何事?”
黄子澄气势十足,高呼道。
“启禀陛下,臣敢问,现淮河发水,安南叛乱,国库又空虚少银,皇孙想为陛下分忧,焉何陛下如此看低?此举就不怕寒了皇孙报效家国之心嘛?”
“吾等百思不得其解,还请陛下明言!”
朱元璋冷笑出声。
“报效家国?”
“增加宝钞刊印量,便是你所谓的报效国家吗?”
“既如此,那朕便问问你黄子澄,若国家现发行一千文宝钞,你有一百文储蓄,一百文又可购十沓黄娟。”
“如你所言,若加大刊印发行宝钞至一万文,你那一百文钱便只能购一沓黄娟,你可愿意?”
“纵使你愿意,天下富贾士绅们会愿意?”
“钱财贬值,劳动成果无故丢失,岂不会天下不乱?”
“有道是术业有专攻,你国子监就不要操心这些事了,负责教授好皇孙的学问即可!”
傅友文看向朱元璋,眼中满是惊艳。
当初与朱元璋商讨此事时,两人的想法都还模糊不清。
没想到,老爷子突然就思维缜密了起来,还如此切中要害。
也不知是老爷子开了窍,还是背后另有高人指点。
傅友文想问,却又不敢直言。
这一连串的反问,直接让黄子澄愣在了原地。
“这……”
他想开口,却又找不出丝毫能辩驳的理由。
朱元璋见黄子澄久久不言,心烦道。
“你们下去吧!”
“是,微臣告退。”
黄子澄和齐泰来时气势汹涌,走时却像是斗败了的公鸡。
朱允炆见两人这幅焉儿了吧唧的模样,简直无语。
本就惹得皇爷爷不痛快,眼下又被这两个坑货带着一起来惹皇爷爷不痛快。
今日还真是出师不利啊!
等三人出了奉天殿,黄子澄和齐泰有些不好意思道:
“今日之事,皇孙毋需太过挂怀,相信陛下定能理解您的初心。”
朱允炆拳头紧握。
若这俩坑货不是他恩师,若不是他还指望这俩坑货支持自己,他还真将这两个蠢货狠狠揍一顿!
你们让皇爷爷理解什么?
我现在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
现在去惹皇爷爷不快,岂不是让皇爷爷更讨厌我了吗?
但朱允炆又不能指责他们,只能憋着怒火,撤出一个极为难看的笑容。
“允炆明白。”
看着傅友文那副吃惊中带着些许佩服的模样,朱元璋先是得意了一番,但很快心中便开始泛酸。
他现在能震住朝中重臣,也多亏了那臭小子。
这几日,也不知谁得罪了朱元璋。
老爷子喜怒无常,性子也变得十分暴虐,甚至还杀了好几个办事不利索的太监。
一时间,宫里人心惶惶,深怕惹了老爷子不顺眼,丢了自个儿这条小命。
朱小宝百无聊赖的在自家院子里晃悠着。
马老头这些天一直没来,想起他离开时的落寞背影,朱小宝便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三宝,我出去一趟。”
朱小宝冲正在洒扫院子的马三宝随意说道。
马三宝连忙将扫帚放到一边。
“爷,可是要小人陪同?”
朱小宝摆了摆手。
“不用,我想一个人去散散心。”
说完,朱小宝便抬脚朝院外走去。
马三宝挠了挠头,嘀咕道。
“这些天,爷是怎么了?咋看上去魂不守舍的?”
要说为什么,朱小宝也说不上来。
爷孙闹个矛盾而已,再正常不过了,况且马老头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
他就是觉得这几天做啥事都提不起兴趣,还莫名多了几分孤独。
转眼便到了秋季,秋风拂面,还透着几分寒意。
应天大街上也满是枯叶,显得十分萧索。
看着街上车来人往,朱小宝倒觉得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突然,路边一个卖金银首饰的摊贩,引起了他的注意。
大明京师的工匠技艺极高,出手的首饰自然也是极为精巧的。
“姑娘,您是头一回来应天吧?这翡翠竹玉簪,乃是正宗关外翡翠,实为难得,二百文已经是低价了!”
摊位前,一位身形丰满的女子正在打量着首饰。
见摊贩侃侃而谈,那女子似是有些犹豫。
第49章朱允炆想把黄子澄和齐泰头打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