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的常家两兄弟,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两人的嘴角止不住的抽搐着,直到现在,心底都还有些后怕。
而朱小宝刚刚那股子唯吾独尊的气势,更是令两人欣喜若狂!
“咱外甥的这股子狠劲儿,还真是跟咱像得一批!”
常升忍不住感慨道。
要是朱允熥那小子有他大哥一半狠辣劲儿,也不至于被朱允炆母子欺辱成那样!
不过他们对朱允熥的期许,也不过是平平安安罢了。
常森却摇头道。
“二哥,你怕是高抬咱俩了,你十七岁时,能赶上咱这外甥?”
虽然自幼常遇春便让他们习武,但武技再高超,也抵不过一颗狠厉的心。
这般狠厉的心境,若没经过一番磨砺,是根本不可能打磨出来的。
“也不知这些年,这孩子都经历了些什么……”
原本还满脸心疼的常升,顿时眼中便放出了精光。
“好啊!咱常家这是要崛起了啊!”
两人相视一笑,随后便带着人离开了盐山。
本想替外甥抓几个典型,维持一下秩序,没想到人家自己就做好了。
他们算是白跑了一趟。
奉天殿。
朱元璋埋首在堆积如山的奏折里,边批阅奏折,边听锦衣卫指挥使蒋璩的禀告。
于朱元璋而言,这大明天下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
除非他不想知道。
朱小宝那边,他早已派有锦衣卫贴身保护。
只要有事,他都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那些流民闹事了?”
朱元璋握笔的手一顿。
“都处理好了?”
蒋璩摇头。
“晚了一步。”
蒋璩一向寡言少语,言语也简洁干练。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正视蒋璩道。
“这是何意?”
顿时,奉天殿杀气四起!
蒋璩见气氛不对,急忙道。
“回皇爷,起初盐山那边随着流民增多,局势确实有些不稳,眼看着要民变,但他却砸了为首汉子的手,还命人废了那汉子的腿。”
朱元璋愣了愣,这才重新提起了批阅奏疏的笔,一脸的慈爱笑道。
“呵呵,局势稳住了?”
“这个臭小子,恩威并施这四个字,他到是理解的有够透彻的。”
这个治理百姓的门道,朱元璋可是花了大半辈子才摸索出来。
这下,那些流民想不服都难!
十七岁便能有如此心思,孺子可期啊!
蒋璩继续道。
“卑职刚想出手时,便发现他身手很强,气势更是不凡。”
虽然没有什么正经招式,但不论是下手的狠厉程度,还是那不容反抗的气势,都让人感到他很强。
是真的很强。
“呵呵。”
朱元璋继续笑道。
“咱朱家的后代,自是不可能只有手段,没有武力的!”
蒋璩难得一笑。
“皇爷说的是。”
朱元璋沉默片刻,突然开口道。
“你去传廖家两娃进殿。”
“是!”
廖镛、廖钺两人,都是东宫的侍卫。
很快,两个极为壮硕的汉子便一前一后的迈着虎步,踏进了奉天殿。
“卑职见过皇爷!”
朱元璋也不墨迹,直接道。
“你二人可还记得咱大孙子朱雄英?”
两兄弟一脸疑惑。
已故的皇长孙朱雄英,他们当然记得。
他俩这份前途,都还是朱雄英给的呢!
他们的爷爷廖永忠,本是明初将领,却因僭用龙凤被朱元璋赐死。
朱雄英那年五岁,见此兄弟二人不怕受牵连,依旧为爷爷送终,心有所感。
后朱元璋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以二人忠父不忠君为由,要将其斩杀。
朱雄英求情道,他二人既有孝,为何不忠?
朱元璋这才不予追究。
后来还是太子朱标亲点两人教授朱雄英习武。
两人这才才得了份差事,不至于沦为庶民。
两人缅怀一番后,恭敬道。
“长孙之恩,卑职不敢忘!”
朱元璋点了点头。
“既如此,你们二人便出宫去护咱大孙安危吧!”
啊?
两兄弟顿时一脸懵。
“陛下,这……”
朱元璋笑道。
“没错,雄英未死,自此你们便好好忠于长孙,日后再见到咱,就当是寻常百姓,可懂?”
两人虽是武夫,但脑子还是灵光的,自然明白朱元璋话里的意思。
“遵旨!”
第23章谁是你大爷呢(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