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那孩子说他姓朱,还嚷着要回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马车缓缓驶入北上门,望着巍峨的宫墙,朱元璋心情沉重。

    同时也带着一丝振奋。

    儿啊,你怎么抛弃爹!

    你不在了,大明的江山,咱要交给谁?

    朱元璋现在很后悔!

    后悔没有早几天把消息告诉朱标!

    父子团聚,冲冲喜,说不定标儿的病就好了!

    实在不行,让标儿见见自己的亲大儿也好……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大明国运转折的一年。

    而朱元璋,也在时隔十年之后,再次见到了自己的大孙朱雄英!

    一整日,朱元璋都心不在焉的等待着蒋瓛的消息。

    吃不香,睡不好。

    朝中大臣,宫中妃嫔,皆以为是太子病逝的缘故,无人疑有其他,亦无人敢在这时去触朱元璋的龙颜。

    终于,第二日晌午。

    蒋瓛风尘仆仆的赶到乾清宫,“托圣上的福,卑职在钟山脚下的村落里,果然寻到了那对夫妇!”

    “在哪?”

    “带咱去见他们!”

    朱元璋大喜。

    蒋瓛连忙道,“卑职不敢将他们带入北镇抚司,也不敢透露锦衣卫的身份,只将他们夫妇带到应天城的一处酒楼,说是老爷找他们了解点事。”

    言下之意,就是蒋瓛也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问,只负责把人找到了。

    “做的不错,待咱换好衣服,速速去见他们。”

    朱元璋满意点头。

    蒋瓛还算有点眼力见,能办事,会办事。

    这件事儿但凡出点差错,朱元璋不介意砍了蒋瓛的脑袋,给自己顺顺气。

    不多时,马老爷的小马车,停在了同福酒楼前。

    朱元璋走入一间房,见到了那对坐立难安的农户夫妻。

    “贵人,您找我们老两口,是想问什么?”

    农户一见朱元璋进来,马上起身行礼问好,弯着腰说话。

    “听说你们在十年前,从山沟里救了一个八九岁的男孩?”

    朱元璋直接开门见山。

    “能给咱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农户夫妻对望一眼,他们既然被“请”到了酒楼里,就明白这事儿肯定是瞒不住的。

    “哪能不记得!十年前,那是一个大灾荒的年景……”

    农户的回答,比朱小宝说的具体很多,但大差不差是一个意思。

    朱元璋听后点头,他现在已经确认朱小宝是从钟山逃出来的。

    “那你们还记得,那孩子当时穿的是什么衣服,说过什么话?”

    “这个……”

    农户夫妻顿时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

    “贵人问话,小人不敢不答,只怕是有些话犯了忌讳,惹来灾祸!”

    一听灾祸,朱元璋顿时激动了。

    救个小孩能惹出灾祸,那小孩的身份肯定不简单!

    “十年过去了,还怕啥灾祸?”

    “你们起来,坐下说话,有什么事咱都给你们担着!”

    朱元璋放平语气,安慰农户。

    到了这个时候,对方问话问的又这么具体,农户不想回答也得说了。

    “其实我们两口子那天也饿得不行了,在山沟里捡到那孩子的时候,他也很瘦,身上光溜溜的,什么都没穿。”

    “我俩只能喂了他几口山泉水,一点野梨,那孩子不多久醒来,说了几句胡话,就又昏了过去,高烧不退。”

    “他说了什么?”

    朱元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张的追问。

    “那孩子说他姓朱,还嚷着要回宫……”

    农户夫妻刚坐下,说到这里又忍不住跪了下来,“没说两句,他便昏迷了,天见可怜,高烧了五天,最后总算从阎王爷那儿捡回了命。”

    “可是再和他说话,他便只会傻笑几声,最多喊肚子饿,见啥都想吃。”

    “大灾年,地里啥都没,我们也都要逃荒讨饭吃,只能把家里的破碗给了他,分头上路去讨饭……”

    “哈哈哈!果然天见可怜!”

    朱元璋激动的哈哈大笑,“他没死,他活了下来!”

    雄英肯定是发烧失忆了,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老天待咱不薄,让咱找回了大孙!

    朱元璋现在很确定,朱小宝就是朱雄英。

    “贵人老爷,您说那孩子还活着?”

    农户夫妻好奇问道,“那年以后,我们就再没见过他,他也没有回来过。”

    “要是还活着,现在得是个大小伙子了。”

    “没错,是个精壮的小伙子。”

    朱元璋笑道。

    “实不相瞒,那孩子的爷爷还算有点家产,前不久刚找到了那孩子。”

    “咱是他爷爷的朋友,受人之托打听当年的事。”

    “那孩子打小就顽皮,想不到发烧了

第3章那孩子说他姓朱,还嚷着要回宫(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