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真不后悔?”夏云枝又问。
“不后悔!”王奎斩钉截铁,他盯着夏云枝的手催促,“快签吧,别耽误我的时间。”
于是,夏云枝大笔一挥,拿到了三十两银子,然后直接转身走进了对面的金宝钱庄,当场存进了带来的全部金子,外加三十两银子。
那金宝钱庄的伙计都看呆了:“、人,这里面的金子你要都存进去吗?”
石头县习惯把钱存钱庄的人,大多数都是存银子,金子这种东西,他们都喜欢留在自己身边,要知道黄金值钱稀少,寻常人就连金子都没有见过,只有大户人家才攒着金子给自家女儿打金饰用,基本上不会拿出来花用。
谁知道这位看起来很穷的小伙子,一下子拿出一盒金子,这里恐怕至少有七八十两吧,伙计在金宝钱庄干了一年多,可从未见过有人来存金子的。
他连忙进门喊来掌柜的。
那老掌柜倒是没有伙计这么激动,出来后十分恭敬地问夏云枝:“这位人,你打算存多久?”
“先存个半年吧。”这里也没有一百两,夏云枝还是留了一些应急用。
随后她又指着那三十两:“这些存三个月,分开存。”
老掌柜连忙让伙计去泡上好的春茶,然后亲自给夏云枝开出存单票据,因着夏云枝存钱超过八百两,掌柜给了她最高的利息,一百两存半年能拿到四钱半的利息,也就是四百五十文。
八百两,就是,三千六百文。
也就是说,王奎借给她的银子,她可以拿到,六十七文钱。
蚊子腿也是肉,更何况是白捡的肉,夏云枝比捡了钱还开心。
因这金宝钱庄正对着万通钱庄的大门,王奎和那万通钱庄的伙计目瞪口呆看着夏云枝进了金宝,虽然看不清她到底存了多少钱,但是从掌柜亲自接待的殷勤模样,肯定不会低于三百两!
“三姐四姐,走,请你们吃好的去!”六十多枚铜钱穿在一起,看起来跟一贯钱没什么差别,在夏云枝手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夏云志,你玩我?”王奎气得头顶冒烟,三两步走到夏云枝面前,“这半贯钱是我的,给我!”
夏云枝抬步轻巧避开:“怎么,借条刚写完,就想跟我要钱啊,不好意思,等三个月后再来。”
“你——”王奎气得不轻,懊恼不已,这六十多文钱虽然不多的,但是却被白白被夏云枝占了便宜,让王奎如何甘心?
“罢了,给你省点气力,省得你要钱还要上门跑一趟,这存单给你咱们两清。”
王奎只觉眼前人影一晃,甚至根本没看清夏云枝怎么抢的,手里就多了一张金宝钱庄的存单。
夏云枝临走时,还很贴心提醒:“记得三个月满,自己来金宝钱庄取。”
金宝钱庄存单分为两种,一种需要带上存票,钱庄的特制物鉴,以及存款人的手掌印,或者存款人亲自来取。
这三十两,开的是另一种不记名的,只需带上存单,到期了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到钱庄取,很是方便。
王奎差点把一口牙咬牙,可是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夏云枝离开。
夏云枝却根本没有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直接拿这六十文买了很多吃食,最后二姐三姐手里都塞满了,实在吃不下了。
夏云枝侧过头,看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干瘦老乞丐坐在墙角,旁边坐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孩,那小孩正巴巴看着她手里的麻花,她便将剩下来了二十多文钱,给了那老乞丐,又随手给小孩塞了一袋满满的麻花。
“谢谢贵人,小豆子,快给贵人磕头!”那老乞丐一脸感激,拉扯着小孩连连磕头。
再抬起头时,人已经消失不见。
因着存银子拿到了不少利息,夏江氏难得大方起来,分别给三个女儿做了两身衣衫,那裁缝铺的老板娘是她相熟的,以前夏江氏经常从她这里拿绣品去绣,如今看夏江氏出手大方,专门挑好布料,十分惊诧。
“夏娘子莫不是要嫁女儿了?”裁缝铺老板拐着弯打探道。
夏江氏笑了笑,开口道:“是我女儿有本事。”
“那你以后有福了!”
那老板心道果然如此,肯定是女儿找了个有钱夫婿,却不知夏江氏说的女儿是夏云枝。
夏云枝指着一匹石榴红的布料:“娘,这布料的颜色很是特别,买来给你做裙子吧!”
老板连忙在一旁介绍道:“夏公子好眼光,这匹布料是新上的,最近京城特别红火,上架不到四五日就被抢光了,如今也只剩这一匹了!”
夏江氏连连摆手:“不用了,上次你给我买的成衣,还摆在那儿没穿过呢。”
夏江氏向来节俭,她给三个女儿做了两身衣衫,却完全没有考虑过自己。
“那怎么行,掌柜的,拿下来给我看看。”夏云枝直接开口。
“哇,这个布料真好啊!”夏冬绣凑过来。
“很衬娘的肤色。”夏秋锦也道。
第六十七章 六十七文钱(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