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一中,阳光倾洒在宽阔的操场上,微风轻拂着一面面彩旗。
全校学生身着整齐的校服,汇聚成一片人海。
其中,高一学生的方阵规模最大,约有1600余人。
其次是高二的学生方阵,仅有800余人。
最后是高三的学生们,放眼望去仅余200余人。
主席台上,校领导们正襟危坐。
当主持人宣布新生动员会开始后,激昂的音乐响起。
随即,校长冯耀走向了讲台。
“恭喜你们多数人还留在一中!过去的半年里,你们加深了对气血的认知。实战训练自不必说。”
“其他理论知识在这里也都经历了严格考核,包括力学、解剖学、人体工程学、肌肉营养学、炼器学、炼药学等等……”
校长的这番宣讲,引发了学生们的些许骚动。个别学生似乎想到了某些可怕的事情,神情一阵恍然,个别学生甚至面露骇然之色。
可见这半年,他们的学习压力极大。
苏辰听到校长这番话,结合学生们的神色,不禁暗自咋舌。
这些内容三中也有教授,但学校不重视,他自己也未曾在意。
若不是神之顿悟状态,让他利用力学、人体结构学等知识重新优化改良功法,怕是他还不明白这些知识的重要性。
也正是因为他懂这些,更能明白一中强制要求学习这些知识的价值所在。
只能说,三中还在进行“快乐教育”时,一中是实实在在地在做精英教育。
“这期间,有一些同学离开了你们,如今,只有你们站在了这里。你们可以给自己一些掌声!”
哗啦哗啦……
掌声之中,同学们的表情各异。
有人在怀念离开的同学。
有人忆起了痛苦的修行经历。
还有人真的感到骄傲似的,隐隐挺直了腰板。
随后,就听到校长话锋一转。
“当然,你们不能因此而自满,因为今后你们将面临更严苛的考验。”
“后面的学期,你们要学习的将不仅仅是技巧和知识,而是作为战士的战斗气魄!这期间,会有更多人离开这所学校!”
冯耀一边说着,一边指向高二与高三的方阵方向。
“最终,你们只会剩下200人!对!你们只会剩下10%的人留在高三!”
“在这里,我想提前告诉你们一个残酷的真相!你们当中90%,就是为了培养那10%的人而存在的弃子……”
这话一出。
高一的方阵内一片哗然。
都知晓一中的淘汰率极高。
有着残酷的末位淘汰制度。
但直接告知他们中90%的人都是弃子,确实令人难以接受。
与之相对的是高二与高三的方阵。
他们似乎早已接受了这个事实。
因此并未在神态上有什么变化。
但这个淘汰率,却让苏辰颇为惊讶。早听说一中严厉,却未料到如此之严。
看来,这个学校不仅不能躺平,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内卷。校长讲完之后,便退场坐到了领导席上。
……
同一时刻。
主席台后方的观看区内,气氛显得有些微妙。
苏辰的“大伯母”李琳压低声音与周围的苏家人窃窃私语。
“各位叔伯,你们瞧瞧,我们家苏旭马上就要登场了。以他的卓越天资,必定能成为那百分之十的佼佼者!”
她的话语中满是得意与期待。
此刻,一个双眼阴鸷的老人抬起拐杖,狠狠敲了敲地面。
“文昌,你瞧瞧,能不能多收个义子。以后公司还得靠小旭呢。”
“恭慈叔,这种事以后再议,先看,先看!”
老者苏恭慈乃是苏文昌的叔叔。
在苏家产业中也占有股份,又是长辈,苏文昌必须给他些许薄面。
但人老成精的苏文昌又怎会不明白他们的心思。
这是苏家股东们想要自己培养苏家其他人为接班人。
如果苏辰没有修行潜力,又对生意毫无兴趣。
他或许真会考虑收养义子。
但昨晚,苏文昌已得知苏辰的气血值达到了245卡,数值比整个一中的高一学生都要强大。
并且已通过特招进入了一中。
更让他欣慰的是,苏辰还将作为新生代表,是下一个环节的发言人。
在这样的前提下,他根本不可能考虑收义子。
“文昌,我认为你恭慈叔说得在理。”
另一个老人也开口了。
这个矮胖老人叫苏敬蔼,是苏文昌的伯伯,满脸圆润,看上去颇有福相。
看起来慈眉善目的,似乎很好相处。
但他浑浊的眼底,
第45章 新生动员会(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