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8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愿?跪死?”李邦华眉毛几乎到竖。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往小了说是请愿进谏,往大了说是强迫皇帝就范。

    他腾的一下站起身,朝崇祯施礼道:“陛下!这帮书呆子读书读傻了!流贼刚走几天,他们就要整幺蛾子,陛下稍等,臣这就去处理他们。”

    “慢着...”崇祯摆摆手。

    李邦华心里咯噔一下...

    坏了,以他近期对皇帝的了解,怕是要杀人。

    “陛下恕罪,臣作为内阁首辅对下面管教不严,请陛下给臣一个将功赎过的机会。”

    崇祯没有理会李邦华,而是问王承恩:“他们现在何处?请愿内容是什么?”

    面对崇祯的询问,王承恩欲言又止。

    “又不是你说的,赶快复述一遍!”

    “是皇爷,他们聚在午门之外,请求陛下废除匠人减免徭役的政策,其他要求好像也有,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附和之人甚少。”

    崇祯嫌弃的笑了,还以为什么大事呢,就这?

    不过他倒是很欣赏这帮学生和翰林,能冒着被杀头的风险面君请愿,可见其风骨。

    原来大明文臣的风骨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某些年轻人的身上了。

    等等...

    猛然间,崇祯想到了对付党争的方法。

    “李阁老你们先回衙门各司其职,朕要会一会这帮年轻人!吏治和经世济民之策改日再谈,有些事急不得。”

    李邦华犹豫道:“陛下不用我们陪同吗?”

    “不用,大家都是读书人,动口不动手!”

    李邦华无奈的叹了口气,带着其他人转身离开。

    在锦衣卫和禁军的护送下,崇祯来到午门之外。

    午门外。

    放眼望去。

    上百人齐刷刷的跪在地上,面朝皇城,表情严肃。

    周围虽然没有百姓,但有很多围观的官员,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到幸灾乐祸的表情。

    崇祯眨眼间打定了主意,这是一个契机。

    将来整顿吏治后正是用人之时,这些学生早晚会进入大明官场为国效力。

    既然如此,他何不借机与学生打成一片?

    “带头者何人?”王承恩冷冷的扫了一圈,高声喊道。

    王承恩喊过之后,一个跪在前面的官员站起身,走到崇祯身前不远处再次下跪:“詹事府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周凤翔,叩见陛下。”

    崇祯仔细打量来人,此人四十左右的年纪,身穿从四品文官袍,体型瘦弱,五官端正。

    一看就是老实巴交的读书人。

    “平身,因何在此聚集?”

    周凤翔的回答和他的外貌一样,老老实实:“臣等听闻陛下要减免匠人赋税,心中忿忿不平,于是在此聚集。”

    “不怕朕降罪吗?”

    “怕,但臣是读书人,遇不平事则鸣不平!”

    “说的好啊!”崇祯轻轻鼓掌,“就是因为你这句话,朕才觉得需要提高匠人地位!”

    “臣不懂,请陛下示下。”

    “如果没有读书人,你觉得国家会变得怎样?”崇祯反问。

    周凤翔想了想:“无人治理,混乱不堪。”

    “大明从上到下个个都是读书人,为何也混乱不堪?难道祸乱之源不是读书人吗?”崇祯再次反问。

    周凤翔皱着眉,思考着崇祯的问题。

    崇祯不给他反应的机会,再次发问:“地位的高低是求不来的,在战场上也是同理,胜利也是求不来的,需要用鲜血和勇气去拼。”

    “读书人把大明祸害成这样,朕很不满意!”

    “但匠人不同,他们制造的火药,铸造的火器,打造的盔甲武器帮助大明守卫疆土。朕现在提高他们的地位,完全是他们自己争取的。”


第208章(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