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此,京师可守!”

    阎应元认认真真的听着崇祯的教诲,不时的点头在心中暗暗记下。

    等崇祯说完话他先是站在原地思考片刻,谨慎的问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请陛下示下。”

    “讲。”

    阎应元深施一礼:“孙子兵法曰: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流贼大军围城,可有针对敌军的攻心之计?”

    崇祯愣了下,藏在脑袋里的疙瘩终于被人解开。

    自穿越以来,他做了那么多事,始终觉得少了点什么。

    思来想去也没有头绪。

    今天被阎应元一语点破。

    攻心!

    以前他只顾着团结军民,忽视了对敌军的心理战。

    崇祯忍不住问道:“读过兵法?”

    “略知一二。”

    “嗯,你倒是提醒了朕。”

    “王承恩?”

    “臣在!”

    “准备一些白布,宽有两丈,越长越好!明日挂在城墙之上!”

    王承恩双膝一软差点跪在地上。

    皇上这是想干什么?

    挂白布可是投降的意思!

    好不容杀了那么多人,做了那么多事,不会真的投降吧?

    阎应元嘴角也是一阵抽搐。

    他不来还好,来到之后皇上竟然要投降...

    旋即,他明白了崇祯的意思。

    见崇祯盯着他看,阎应元躬身施礼:“陛下,是要在白布上写字吗?”

    “对,你觉得写什么字比较合适?”

    阎应元想了想。

    攻心无非是动摇敌军的军心。

    李自成的兵马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投降李自成的西北边军,这些人颇受李自成器重,是精锐也是他的嫡系。此次北伐的约有七八万人,其中四成步兵,六成骑兵。

    第二部分是沿途投降的明军,这部分人战力参差不齐,但好歹是正规军,稍加休整也算是精锐。

    第三部分是灾民,逃亡的百姓。灾民们往往是拖家带口跟着李自成,虽然数量巨大,但很大一部分是妇女、儿童以及老人,战斗力可想而知。

    想动摇第一部分的军心比较难,他们本是西北边军,由于朝廷将大部分军饷都给了辽东,导致他们缺饷十分严重,早已没了为国效力的心。投降李自成后,李自成没有亏待他们,他们对李自成也是忠心耿耿。

    第三部分不用考虑,那些灾民都是见风使舵的乌合之众,没了主力他们自己就散了。

    关键是第二部分,这些人投降后待遇并没有提高多少,而且李自成对他们也不是十分信任。

    思考良久后,阎应元悠悠说道:“陛下,臣以为在白布上写这几个字比较合适。”

    “投降者免罪,官复原职!粮饷充足,不欠军饷!”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崇祯没有任何犹豫的点点头,“就按阎典史的方法办,记住,明日太阳升起前,这些白布要在城头挂好,谁慢了朕就治谁的罪!”

    “对了,阎典史是直隶通州人,在京师没有住处,给他找个住的地方。”

    不等王承恩说话,阎应元急忙说道:“陛下让臣守西便门,那西便门就是臣的住处,不劳费心了。”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像是看宝贝似的盯着阎应元的脸,

    “退下吧,朕还有别的事。”

    “臣遵旨。”

    阎应元前脚刚走,崇祯立刻吩咐王承恩:“伪造一份中旨,你乔装改扮后亲自给户部右侍郎吴惟华送去,让他从西便门出城,出城后找李自成议和。”

    王承恩头皮发麻,“陛下?这...”

    “你只管去,朕自有安排。”

    王承恩不敢质疑,他前脚刚走,后脚李若琏就到了。


第110章(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