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89年,从零打造749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8章 民国一小县,生死一念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玲儿所说的话都在几秒钟后一一应验,这无疑是在告诉二人此地之蹊跷。

    “我们看到的繁华热闹更像是某一种时刻的投射,既然这个地方是怨念形成的,那么这种投射会不会是留下怨念的人心中最深刻的记忆?”

    侯建军皱着眉头分析着当前的情况,这份猜测也让马玲儿眼前一亮。

    “有道理,还记得那些只存在一半或者残缺不全的房屋吗?

    说不定是,留下怨念的人本身的记忆就较为模糊,所以没有在怨念形成的域中完全显现。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说明眼前这片繁华的地方,是当时留下怨念的这个人最常看到的场景。”

    胡建军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留下怨念的人,应该就在这附近!”

    二人对视一眼,随后齐齐转身,看向了那座戏楼……

    戏楼坐落在镇子中央,三重檐歇山顶压得人喘不过气,琉璃瓦在用过下泛着冷光,飞檐上的脊兽缺头少尾,像被什么啃噬过。

    正门朱漆剥落,露出底下斑驳的木纹,门框上的木雕已辨不清人物,只余些残缺的水袖和脸谱轮廓。

    楹联字迹斑驳,上联“唱尽兴亡皆幻影”的“尽#34”字缺了半边,下联“观空悲喜亦尘埃”的“悲”字被青苔覆盖。

    胡建军推开半掩的朱漆大门,门轴发出冗长的吱呀声。

    戏楼内部蛛网密布,长条木凳东倒西歪,凳面上积着半指厚的灰尘,却有几处被蹭出新鲜痕迹。

    舞台上的幕布褪色成灰,绣着的牡丹和蝴蝶褪成惨白,边缘被老鼠咬出窟窿。

    天花板的藻井结构复杂,二十八星宿的彩绘剥落大半,露出底下虫蛀的木梁。

    戏院内外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观感,外面看着戏院豪华里面却如此破败。

    同时二人也注意到,这戏院内部,被火烧过的痕迹依旧触目惊心。

    烧焦的幕布残片挂在半空,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那场灾难的惨烈。

    舞台上的木板多处被烧穿,露出下方焦黑的木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味,让人不禁皱眉。

    二人小心翼翼地绕过地上的废墟,来到戏楼的后台。

    这里更是惨不忍睹,各种戏服和道具被烧得面目全非,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

    一面巨大的铜镜被熏得漆黑,镜面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到扭曲的人影。

    胡建军和马玲儿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和不安。

    这里的一切都在无声地告诉他们,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多么可怕的灾难。

    “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马玲儿低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胡建军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环顾四周。

    他试图从这片废墟中找出一些线索,来解开这个谜团。

    “这里没人,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吧,也许留下怨念的人在其他地方!”

    大概的在这戏院里看了看,胡建军便与马玲儿转身朝外走去,可当他们从内扇虚掩着的戏院大门走出去时,却再度愣在了原地。

    他们前前后后加起来,在这戏院里待了也就十分钟的时间。

    可进来的时候外面还是艳阳高照的大白天,现在出来时,外面竟已经是一片漆黑,仿佛他们穿越了时间,来到了另一个时空。

    街道上原本热闹的场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狼藉。

    街道两旁,店铺的招牌歪歪扭扭,有的已经残缺不全,在夜风中吱呀作响。

    青石板路上散落着各种杂物,破碎的陶罐、翻倒的货箱、还有被践踏的草木,一切都显得杂乱无章。

    原本繁华的茶馆此刻大门紧闭,窗户破碎,里面的桌椅七倒八歪,一片狼藉。

    “德兴昌绸缎庄”的鎏金招牌在夜色中泛着暗淡的光泽,店铺的门半掩着,露出里面凌乱的货架和扯碎的绸缎。

    茶馆的茉莉香片气息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焦糊味,似乎有什么地方在不久前刚经历过一场大火。

    跑堂的盖碗茶散落一地,粗瓷碗底与石板的碰撞声在此刻的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

    卖冰糖葫芦的老汉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那根孤零零的扁担,一头还挂着几颗裹着糖衣的山楂,在夜风中轻轻摇晃。

    二人站在街头,正纳闷到底怎么回事的时候,就看到不少人匆匆跑动的身影。

    “快走快走,这地方不能待了,被那帮畜牲盯上,再待就是个死!”

    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脸上写满了恐惧与绝望。

    妇女抱着孩子,老人搀扶着拐杖,所有人都朝着一个方向拼命奔跑,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在追赶。

    街道上,行李、杂物散落一地,无人顾及。呼喊声、哭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悲凉。

    他们好像根本看不到胡建军和马玲儿,只是一个劲的匆匆跑过,方才还繁华的县城,此刻已经是人

第258章 民国一小县,生死一念间(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