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孤儿开局,嬴政教我做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观沧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咸阳学宫。

    赵翰一言。

    引起了众人侧目。

    甚至李斯,此刻在一番细细品味后,也都大为吃惊。

    好一段时间后才反应过来,问道,“翰儿,你这说法,何以见得!?”

    此刻,赵翰笑了笑,“回老师,天下之道,绝非一法可为,诸子百家皆有其优点,真正的帝王之道,应该是融合百家的百姓之术!”

    “严刑峻法,固然可以培养一个纪律森严的国度,一个军力强大的铁军,一个热血激昂的民族,然,当有一天,外部矛盾消失,太过的严刑峻法,只会压抑本国的生产,压抑百姓,让百姓苦不堪言……”

    在这一个说法上。

    赵翰并未深入。

    因为有些东西是历史发展规律。

    这总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就例如秦国,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法制,然,秦国又之所以会被秦末乱世农民军推翻,这也是因为法制……

    所以在后世的史书中。

    有这样的一个说法。

    秦国成也商鞅,败也商鞅!

    正如后世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秦国法制是可以。

    但,法治之后必须有人推行仁冶,而原本秦国选的是扶苏,让扶苏来建设秦国,谁想?胡亥扶苏窃取了秦国,最终导致秦国仅二世而亡!

    ……

    “好好好……”

    “这个观点很好!”

    “但有待商议!”

    今日一课,再度让李斯见到了赵翰的大才。

    甚至,李斯有时候觉得自己都无法教学赵翰了,因为赵翰已有了一套完整的时局观、天下观、大局观,而这三观,有时候是李斯都自叹不如的。

    “翰儿……”

    “你且坐下吧!”

    “今日倒也来听听你家老师讲课!”

    “不然你老师一直不讲,恐怕你还会觉得你老师讲不来的呢!?”

    李斯今日之课。

    讲的是文章著作。

    找的例文是《诗经》!

    因为在场的孩童学业不一。

    李斯为了照顾绝大多数人。

    便选了这样一个通俗的课题。

    “所以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作诗也是如此,自孔夫子后,天下文人皆以诗歌标榜自己……”

    “你们的老师我虽在著文一道上颇有造诣,但其实对诗,这也是有了解的……”

    “今日所教学你们的,便是这诗和楚辞的做法!”

    讲台上,李斯侃侃而已,果真不愧为是战国名将,这真有一番博采百家之长,融于己身的滔天雄略……

    “今日课毕,每人交我一首诗,诵毕,方才能散学……”

    “因为今日之后,李斯恐怕久不在咸阳,所以尔等日常,可得好好研习,虽诗作只能算是文才的填补之物,但也极为重要!”

    李斯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位学子们也都点了点头。

    并有意的开始了争风!

    诗者,如扶苏这般早慧的,扶苏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且心中已有了诸多腹稿,对今日李斯的考教,扶苏自信十足……

    而这边。

    众学子中。

    虽是武将世家出身。

    但王离的文采也丝毫不逊于蒙恬这等蒙家子弟。

    而今日,作为原本的学子领头,王离见赵翰到来,先是稳坐首座之位,随后又用一番玄奥的高谈大论,让在场的一些学子折服。

    王离也是心生不满。

    刚刚听李斯的一番考教之语。

    在李斯教学完毕后。

    王离也是有意无意的堆火,把所有人的目光矛头放在赵翰在身上。

    “翰公子,您可是老师的亲传弟子,不是咱们这样的听学弟子,翰公子,想必你肯定有绝世之诗才吧,要不,今天给咱们来展现!?”

    在当下秦国的王侯将相中。

    王离算是那个孩子王。

    且由于王家世代为秦国效力,王剪王贲皆是帝国大臣,是军中的头号人物,以至于虽然公子高、公子将闾是大秦公子,在王离的面前。

    公子高、公子将闾也要认个大哥。

    而公子高公子将闾前几日的章台宫,他们也去。

    对赵翰,他们是期待又不爽!

    毕竟同样的年纪,凭什么他赵翰闪光耀耀?而他们就只能做陪衬,甚至是被长辈谩骂,抬出赵翰的名字,逼迫他们学习。

    所以这时。

    当王离如此翁火一言出。

    在场的诸位学子们也都生了兴趣。

    想要看看这赵翰到底会不会是全才?!

    大概率不会……

    毕竟自古虽有少年天才。

 

第二十二章 《观沧海》(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