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
咸阳城。
醉香楼已经被蒙恬买下。
由于它原本就是酒楼。
便不需要蒙恬赵翰怎么更改。
置办一些伙计和厨子,让厨子熟悉菜品,伙计熟悉流程即可……
然而这一日。
蒙恬通过蒙家的关系为赵翰招收了数十个伙计和厨子。
这正欲让赵翰这一个幕后老板来巡视一下呢。
这日清晨,赵翰则是被李斯叫去,来到了一个咸阳学宫的地方。
“这就是赵翰!”
“大王新收的义子!”
“也是我的亲传弟子!”
“以后也是你们的同学了……”
李斯在咸阳内办了一个咸阳学宫,类似于齐国的稷下学宫,虽不如齐国的稷下学宫有名,但大秦的官家王家子弟,也都会入宫。
嬴政年长的几位公子、李斯的一双儿女、秦国的一些王氏子弟,如今都在此处,听今年李斯的最后一讲,因为今日一讲后,李斯就要代表秦国出使韩国。
这边。
咸阳学宫内。
除了嬴政的几位公子外。
其余学子们皆不知赵翰!
如今见赵翰竟成了李斯的亲传弟子。
此刻也都震惊疑惑不已。
“翰儿,隔几日,为师我就要出使韩国去了,虽然翰儿你颇具才学,但学业也不能忘却,今日带你来此,除了认识各位同窗外,便是要求你,在你成年之前,无重大事情,每日你都需在这里研习学习……”
“若有不解,咸阳学宫里,还有其他的夫子,像蒙毅蒙大人这些,也会时常来喜咸阳学宫讲学,为师不在的日子,你可去请教他们……”
少年成年之前。
学业为主!
大秦的这几个公子。
嬴政在他们未成年前,也都很少让他们接触政事。
而是让他们博学百家,或学王道,或学仁政,以待在未来秦国称尊。
“翰儿,你入座吧!”
李斯道。
赵翰一辑,此刻按照李斯的指示。
也便是做到了咸阳学宫的首位上。
这让一些不了解赵翰的人见着,心里都有一些不快,因为,赵翰所坐的那一个位置,是学子中的首座,要想,往日博学而又谦虚的扶苏,都可没资格坐那个位置呀!
可这赵翰一来。
就被李斯命令坐在首座。
不由得,此刻,学宫中大多数学子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赵翰的身上。
目光似有不服,似有愤怒,似有针对……
毕竟学宫虽小,但也同样是一个小型朝堂或者小型江湖。
居于此处的学子,哪个背后不是王孙贵胄?!就算大秦公子,这里可以不止一位啊……
然而这时。
学宫次席上。
当见赵翰到来。
扶苏起身,这也是深深一辑,当着所有人的面,对着赵翰恭敬道,“扶苏见过大哥!”
什么?!
在场众人愣住了。
赵翰为嬴政养子这身份,众人是清楚的。
但养子终究不是亲子,自古以来,天下七国国君多有养子,但这样子更类似于门卿或学生的身份,哪里有真如亲子对待的?!
尤其这时,当堂堂的大秦长公子扶苏都对这赵翰如此礼遇,还屈居第二,不由得,众人看向赵翰的脸,都变了。
而此刻。
见学宫内气氛古怪。
李斯上台,这也是招呼众生坐下。
随即当着众人,一一考究起了众人的学业。
或贬或奖!
尤其是扶苏,当李斯问起扶苏今日所学,听到七岁的扶苏竟把所有儒家典籍都学了,如今还慢慢开始了墨家典籍的学习。
李斯也是极其欣慰。
虽然李斯并不是扶苏的亲传老师。
只在稷下学宫讲学,偶尔教导一二。
但扶苏如此出众,李斯也是欣慰不已。
并这时候,在今日李斯讲学前的考究中,众人是愈发期待起了这位首座弟子的学业,毕竟,其一来就可以稳坐首座,这排面,好似真是大秦长公子了。
“翰儿,这几日老师在忙于朝政,倒是对你的学业疏于教导,前些日子我给你的《五蠹》,你可研读完了,有何收获?可有何处不懂,若有的话,今日课后,老师当为你讲解……”
学宫中,赵翰起身做辑感谢后,缓缓道,“回老师,韩非子之《五蠹》,学生已经研读完毕了,这感悟颇多,目前暂无不解,谢老师关心在意……”
听赵翰这话。
李斯有些诧异。
因为赵翰这些日子在干啥?
李斯也略有耳闻。
这跟着蒙恬学武就已经耗费了半数时间了,另半数时间,可连休息都不够,
第二十一章 师徒辨法(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