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超不知道他这话一出,徐达和沐英是何等的惊骇欲绝!
因为他们两个也是今天才知道皇帝的想法,其实今天朱元璋带着徐达和沐英出来也不是什么心血来潮,而是和两个人商量对付胡惟庸的方法。
也就是在今天徐达和沐英才知道皇帝陛下已经对胡惟庸忍无可忍,准备除掉他了。
可是你一个乡野村夫凭什么一口就能说出来,还如此的笃定?
要知道此时胡惟庸在外人看来那是独享天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正是风头无两的时候!
“我儿为何如此说?胡相乃是当朝丞相,才干突出,去年陛下才升迁其为左相,你怎么能肯定,皇帝要杀他呢?”朱元璋眼神闪烁试探道,他想看看朱超是随口胡说,还是真能未卜先知。
尼玛历史课本里写着呢!
不过这个理由朱超可不敢直接喷给“老爹”听,而是装模作样的解释道:“他死就死在有才干上了。”
得刚才说太子要死在能力强上,这一会你又说胡惟庸也要死在能力强上,感情能力强是要遭天谴的是吧?
朱元璋一脸黑线。
朱超继续说道:“其实也和中书省的丞相制度有关,谁在这个位置上其实就好像是一个影子皇帝。”
这话一出朱元璋顿时若有所思,影子皇帝?这个比喻虽然不敬,但是却很形象啊。
其实这事朱超说的没错,胡惟庸做丞相的这些年,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朱元璋便径直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陷害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还做着买官卖官的生意,弄得朝堂乌烟瘴气。
前不久徐达看不惯他参了他一本,结果胡惟庸居然想要收买徐达的守门人福寿,图谋害徐达,但被福寿揭发。
可以说胡惟庸把持的中书省,此时在朝堂上已经只手遮天了,而更让朱元璋不能容忍的是,这小子似乎有谋反的意思,想要取而代之。
“但凡有点才能的,谁愿意当影子,不想更进一步?”朱超继续说道,这话就很诛心了,而且也是点到为止,丞相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更进一步那是啥?
不过这话说进朱元璋的心坎里去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书省权力过大,对皇权产生了威胁。
一旁徐达却突然说道:“小公子,我朝皇帝陛下宅心仁厚,胡惟庸应当不会有性命之忧吧?”
朱元璋宅心仁厚?
这话说得朱超直接笑了,他轻易不嘲笑别人,除非忍不住。
可以说明朝那种奇葩的皇帝与大臣斗智斗勇的局面,就是他一手造成了。
因为对大臣的不信任他开创了锦衣卫,他的后世子孙因为不信任锦衣卫,开创了东厂,后来又不信任东厂,而开创了西厂……
特别是朱元璋,大明朝洪武年间的四大案,死在他手上的大臣和连坐的家眷恐怕要超过五万人,生生让明朝的官成了世界上最高危的职业。
或许是因为朱元璋当皇帝之前受尽人间疾苦,对当官的没有好印象,造成了他与民善、对官狠的性格。
“徐老,这个你放心就好了,陛下估计早就已经谋划好了,就等着收网了,我们作为吃瓜群众,只要围观看热闹就好了。”朱超笑道。
看朱超笑了,徐达也是老脸一红,他之所以这样说,其实是给朱元璋听的,害怕他到时候心软放过胡惟庸。
对此朱超只想对徐达说你想多了。
这时朱元璋倒是略有所思,他继续问道:“我儿既然看出了中书省丞相制度的弊端,那么可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
朱超道:“这个还需要我们这些星斗小民操心吗?自有皇帝想办法,我们还是喝酒吃肉吧。”
闻言朱元璋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敢情你们可以喝酒吃肉看热闹,老子就得心急火燎瞎操心是吧?
不过他现在的身份可是商人,要是对朝政表现的过于热心,怕会引起朱超的怀疑,他现在这个爹当的正爽,还不想过早暴露身份。
而这时徐达却说道:“小公子,其实这事也关系到老爷以后的发展,如果你有什么好办法,老爷上奏给太子殿下,如果一旦采纳,对以后的生意也有好处不是?”
朱元璋点点头,看了一眼低头撸串的沐英,心说还是老臣靠谱,知道自己心中所想。
听徐达这样说,朱超略微思索了一下历史上朱元璋是怎么做的,然后加入自己的理解说道:“其实丞相的存在意义,就是让皇帝可以偷懒的,如果没有这个职务,皇帝的事情就太多了,估计整天得忙死。”
朱元璋脸色一红,然后微微点点头。
能偷懒谁愿意忙活?谁不想能有个人为自己负重前行呢?
“所以既要有人能帮助皇帝处理政事,这个人的权利还不能过大,而且还不能有私心……”朱超继续说道。
朱元璋使劲点点头,皇帝和丞相的矛盾根源就在这里。
“那就把原来一个丞相的权利分给几个人好了,比如六
第五章 朱元璋的邀请(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