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让你收破烂,你收到传国玉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96、震惊世界!传国玉玺现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随侯珠是什么啊?”

    “卧槽!居然是随侯珠?”

    “这东西我认识啊!真的牛逼。”

    “不懂就问,这是啥啊?”

    “当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和和氏璧一个档次的宝物!”

    “随侯珠。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也称为“随珠”,与“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随珠和璧”或“随和”。”

    “传说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看见一条受伤的大蛇在路旁痛苦万分,随侯心生恻隐,令人给蛇敷药包扎,放归草丛。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来到随侯住处,说:“我乃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这就是被称作“灵蛇之珠”的随侯珠。”

    “卧槽!居然是和打造传国玉玺的材料?和氏璧一个等级的宝物吗?”

    “这么牛逼?”

    “就一个玻璃球,还当做宝贝?笑死人了。!”

    “呵呵,你是个傻缺吧,拿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古代?那我们这随便几百块钱的手机,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无价之宝中的无价之宝了。”

    “这墓主人真心了不得啊,居然随侯珠这样的东西都有吗?”

    “这墓主人不是秦始皇,我都不相信了。”

    古三通看了看上面的随国文字,开口道:“的确是当初随国的随侯珠,要不是看见随国文字,我都还没想到这东西。”

    洛风点了点头,随即把随侯珠,给放在了盒子里,然后收起来盒子。

    紧接着,就来到了第三个人俑身边。

    第三个人俑也是一样的,做出了手捧着的造型,但是这个人俑,可没有捧着盒子了。

    而是一把横着放的古剑。

    看样子是青铜打造的。

    剑长一米二左右,这就是古代的三尺剑差不多的长度。

    整个造型是锥子的造型,尖尖的。

    剑柄上,有一些好看的云纹。

    这把剑,经过了几千年,依旧是没有一边变化,没有生锈。

    真是感叹,那春秋战国时期的铸剑师,已经有了这样的高超技艺。

    叮!泰阿剑!朝代:东周!价值:???

    卧槽。

    又是一个系统都无法估价的东西吗?

    洛风无力吐槽了,这次真的是赚大发了?

    不过很快,洛风就把宝剑给握在了手里,看见那剑柄处,居然有一个秦字,而且还是秦朝的小篆?

    “古老师,我所料不错的话,这应该是泰阿剑了!”洛风惊喜地看向古三通老师。

    “太阿剑?泰阿剑?”

    古三通哪里不知道。

    这两个名字,都是这个宝剑的名字。

    泰阿剑,又名太阿,是中华夏古代十大名剑之一,是东周时期越国欧冶子和吴国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

    很多文献里,都有这把宝剑的记载,是真实存在的。

    《战国策》记载“韩卒之剑戟……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

    《战国策·韩一·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韩卒之剑裁,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膊。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

    《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唐卢照邻《五悲》:“何异夫操太阿以烹小鲜。”

    明沉采《千金记�6�4会宴》:“太阿初出匣,光射斗牛寒。”

    “不错,的确是泰阿剑!”洛风握住宝剑,开口道:“秦王剑的话,已经出土过了,这里不会再有一把秦王剑,故而能放在这里陪葬的,还雕刻了秦字,我也想不到什么宝剑能有资格了!”

    的确。

    古三通其实一开始想要质疑的。

    但是通过洛风这么一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

    从陪葬规格来说,只有太阿剑,有这样的级别了。

    而太阿剑,当然也雕刻了秦字。

    “卧槽!太阿剑是啥啊?怎么听起来又熟悉,但是又不太记得了。”

    “呵呵,这可是人家越国欧冶子和吴国干将!两个超级出名的铸剑师,联合打造的宝剑啊!”

    “欧治子?这个大师,不是打造了好多宝剑吗?画江湖不良人中,李星云的龙泉宝剑,也是人家这个大师打造的。”

    “秦时明月里的龙渊剑?还有卫庄的那把宝剑,好像也是他打造的吗?我不记得了。”

    “牛逼啊这个墓穴!不死仙药!随侯珠,现在还有泰阿剑!真的牛逼!”

    “这要不是秦始皇的墓,真的说不过去了吧?”

    紧接着,洛风把这宝剑给放回去了人俑的手心里,随后,来到了最后一尊人俑的面前。

    这个人俑,双手捧着的,倒是一个玉石打造的盒子。

    和前面两个,看上去差不多。

    但是与之前两

96、震惊世界!传国玉玺现世?(1/5),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