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第334章 安史之乱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嗐,除了当事人,谁还能知道的这样清楚啊!}
{每次看史书,都有一种这些史官们在各种角落偷看,无孔不入的感觉!}
{主要是李显的暴毙实在是太突然了,之后登基的是李重茂这个小皇帝,韦后垂帘听政,临朝称制,实在是跟武则天走过的路太像了。}
{李显死的太是时候了对吧?斜眼笑.jpg}
毒杀?
李显猛地抬头。
李显完全被这个消息打蒙了,他原本听到自己复为皇太子,甚至是下一任皇帝,他非常高兴。
因为他终于可以实现自己对于妻子的许诺,让她随心所欲的生活。
可现在他看到什么?
与他扶持多年,一直坚强的鼓励他、支持他的妻子韦氏,把他给毒杀了?
“哼,这就是你信任的好妻子!”武则天冷哼一声。
虽然天幕说了,韦后会这么选择也有她杀了李重润和永泰的原因,可她是皇帝,韦氏是她的儿媳,就算她武则天确实做错了,也不是韦氏为了夺权,毒杀她儿子的理由!
看来友友们对这一段也知道的很清楚嘛!
按照《旧唐书》的记载,李显突然暴毙,确实疑似是被韦后毒杀了。
韦氏的夺权之路基本上照抄了武则天,所谓学我者死,韦氏显然没有抄到武则天的精髓。
武则天登基的时候,已经是大权在握,而与自己的丈夫李治同一辈的皇亲国戚,基本上都让武则天和李治给整废了。
而韦氏这边,却还有一个手掌大权的镇国公主和一个拥立有功、曾经也是皇帝的相王李旦。
虽然李旦比起李显,好像也没好到哪里去,奈何人家有一个好儿子,这就是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
经历过武则天时期的唐朝,不需要再出现一个女帝,所以在韦氏临朝称制,开始兴奋的准备登基称帝的时候,李隆基也出手了。
李隆基不仅躲过了祖母武则天的杀机,还在暗暗的积蓄力量,韦氏夺权的苗头一出现,李隆基就联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募集死士,策反羽林军,展现出足够的政治谋略之后,给予了韦氏集团一击必杀。
韦氏黄河安乐公主李裹儿都被羽林军诛杀,李隆基还顺手把剩下的武家人也全给杀了,小皇帝李重茂被迫让位,相王李旦成为了新的皇帝。
史称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从头到尾都是李隆基一个人策划的,那么就要有人问了,既然这样,为什么李隆基不自己登上皇位呢?
李隆基的政变,又为什么没有通知到被拥立的新皇帝,李旦本人的呢?
所以我们才要说,李隆基是真的聪明有谋划。
他不通知自己的父亲就开始政变,是因为他已经知道,大臣们不会愿意看到韦后成为第二个武则天,所以他的政变一定会成功。
一旦政变成功,势必要选择一个新的皇帝,此时的李唐宗室,没有人比他的父亲相王李旦更加合适,而他自己,现在根本就没有登上皇位的资本。
若是将政变之事告知李旦,那么他李隆基就完全没有了夺嫡的希望,因为他只是个庶子,他上面还有一个嫡长子的大哥李成器。
李旦自己发动政变夺位,身为庶子的李隆基要怎么加重自己的分量才能去争夺皇帝的宝座?所以李隆基要自己发动政变,用拥立之功,压过大哥李成器。
李隆基的设想成功了!
李旦登基之后,是要立太子的,论有功,拥立他上位的李隆基当仁不让,但是李隆基是他的第三子,他还有嫡长子李成器。
说实话,十几年的东宫幽禁生涯,李成器根本就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再加上这次唐隆政变中,李隆基展现出来的实力和魄力,有脑子的估计都不想跟李隆基对上。
李成器就是那个有脑子的,他很明白,自己若是太子,那就挡了三弟的路,所以他主动辞让了太子之位,李隆基以庶子之身,成为了大唐王朝新一任的太子。
唐睿宗李旦根本没什么能力,李隆基则正好相反,他是太有能力了,所以李隆基成为太子之后,势力在朝堂内急速膨胀。
这就威胁到了他的姑姑太平公主在朝堂内的地位。
双方由盟友转变为了政敌。
我们虽然诟病李隆基晚年的昏庸,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年轻时候的李隆基是真的很优秀。
李旦无能,登基之初是听从太平公主的意见治国,李隆基表现的愈来愈优秀之后,李旦越发偏向自己的亲儿子。
太平公主深知,只要李隆基是太子,她的权利早晚有一天会被收回,于是太平公主先下手为强,散布谣言中伤李隆基,想要废黜李隆基的太子之位。
李旦没什么能力,但是人足够清醒,他能够成为皇帝,是离不开自己的这个三儿子的,他的儿子中,也只有李隆基有这个能力治理好大唐,所以太平公主散布的谣言,都被唐睿宗李旦亲自辟谣。
双方的斗争愈演愈烈,李旦便将
第334章 安史之乱8(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