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第297章 金匮之盟2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说,赵光义也是想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就是这样的,大概是赵匡胤当初的陈桥兵变实在是太成功了,让赵光义觉得只要是皇帝幼小,就是机会!}
{赵匡胤能够夺取后周的天下,除了柴宗训年纪小之外,后周的那位太后也是个立不起来的!}
{更不用说赵匡胤还是后周世宗柴荣留下的心腹大臣,这才让赵匡胤轻而易举的兵变成功了!}
{只可惜,赵光义没想到的是,辽国的皇帝确实小,但是新上任的太后却不是个好相与的!}
{车神就是觉得一个女子,就算是太后也难以服众吧!}
{辽国的萧太后啊,那可是堪比武则天的女人!}
{萧太后也就是没登基,她要是学一下武则天,估计辽国那边也得出一个传奇女帝!}
这次雍熙北伐,赵光义的大臣们都在拼命的劝阻,但是谁都没有改变赵光义的想法,赵光义也很不信任这些不支持自己北伐的臣子,于是他召集了自己所有的亲信在枢密院中议事。
有时候一天就能议事五六次,还不让中书门下的人参与!
按理来说,既然要出兵北伐,作为皇帝只需要确定进攻的目标,粮草辎重和召集的军队数量,已经确定带兵将军的人选就可以了,到底是有什么理由能够让赵光义这般几次三番的找人议事呢?
答案就在接下来的战争中。
赵光义自己不想再御驾亲征,但是他又想要掌控战局,怎么办呢?
我们的天才驴宗想出了一个天才的办法,那就是由自己在打仗之前就先预设情景,将各路大军的指挥调度都提前画好,这便是宋太宗的阵图!
赵光义特意描绘了一套作战阵法,名叫“平戎万全阵”。
平戎万全阵
但看名字也能看得出来,赵光义对于自己的这副阵图那是相当的有自信,认为只要是将领们能够按照自己画的阵图行动,就一定会能够打赢这场战争!
大家都知道,有句俗语叫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什么?就是因为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没有人能够在战争开始之前就能预料到敌人的所有行动,从而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赵光义这一手,才是真真正正的纸上谈兵!
就连打仗时一直身先士卒的宋太祖赵匡胤都不敢这么干,被他哥亲口评价为“不知兵”的赵光义,实在是不知道哪来的勇气竟然敢这么干!
但是大家也可能要说了,up主你也说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那么这些将军完全可以忽略这些阵图,按照自己的想法打仗啊?
宋朝的将领们还是很害怕皇帝的,所以,赵光义明旨要求的要按照阵图打仗,将领们也只能选择接受。
更重要的是,赵光义自己没有军事才能,他也不相信这些有自己的哥哥一手提拔的将领,所以他给每一路军队都安排了一个自己的亲信作为监军。
其实早在雍熙北伐之前,宋太宗赵光义就玩过一次阵图,这次的阵图是应用在了面对辽国的入侵中,当时有八支部队,分别被赵光义给了八幅阵图,要不是最后的紧要关头将领们改变了作战方法,只怕这一次宋军就要全军覆没了。
这次雍熙北伐,赵光义依旧没有吸取教训,还是准备让将领们都按照自己的阵图行事。
按照赵光义的构想,自己有三路大军,东路曹彬从雄州出发,直取幽州,中路田重出飞狐口,伺机夹击幽州,西路杨业则是从雁门关出发,伺机攻取关外的地方。
瞧瞧,车神人不大,胃口不小,人家不只想要拿回幽州,就连关外的辽国地盘,人家也想去争一争呢!
设想挺好,可惜没什么用,这三路大军离得太远了,互相之间无法呼应,形成不了配合。
战场上又瞬息万变,主将们即便是想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作战方案,随行的监军们也不同意,他们监督着作战的将领必须按照赵光义的阵图应对辽国的大军。
但是赵光义这种军事上一般般的人制定的阵图,本就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很快便被辽军摸清楚了作战规律。
所以辽军收缩自己的部队,会合各路人马,选择了对宋军逐个击破。
因此宋军在东路的作战无比顺利,最开始频传的捷报也让赵光义十分的满意,但是没过多久,赵光义的战略缺点就暴露无遗。
宋军的东路太过顺利,走的越来越远,拉长的战线轻易便被辽军截断了补给线。
缺乏粮草的曹彬只能选择带兵回返,此时,中路进展也不错,胜利的消息传来后,东路大军急于立功,便想要千里迢迢支援中路。
宋军的会和也会给辽军带来麻烦,所以东路大军在前往涿州的路上,一直在不停的被辽军骚扰,走的非常的缓慢。
等到东路大军终于千辛万苦到达来的涿州的时候,宋军缺少不急粮草,又人困马乏,而辽军却早早预料到了东路的动向,提前派遣了援军前往涿州以逸待劳。
曹彬的大军刚刚到达涿州
第297章 金匮之盟27(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