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质棋盘尽管可以看出其保存十分妥善,但一望即知,年份比较久远,是个老物件了。
散发着经过时光浸润的气韵。
黑白棋子,白子晶莹如玉,黑子乌黑透光,似玉而非玉,世人称之为“云子”,触手温润清透,常用常新。
“你执白,我执黑。”
孟知府将装白子的棋罐移过去,示意许玥接了,他捻了一颗黑子在指间。
此时的规则是白子先下,有先手之优势,这是让了一步。
啪嗒。
许玥第一步棋下在了角落。
两人你来我往,都不说话,竟然真的下了一会子棋。
过了片刻,棋到了中局的时候,棋盘上黑白子已经呈现出了胶着之势。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一盘棋对弈的两个人旗鼓相当,要分出胜负,只能靠时间去熬了。
见对面之人能和自己下到这个地步,孟子维有些惊讶和欣喜。
下棋需要很强的计算力,何况两人一者而立,一者年少,至少说明李大人所言,有那么一点真实性了。
今日自己真能有收获也说不定?
他思考一会儿,将棋子下在了中心一处,正解了白子的包围,随口又问
“许解元年少有为,今年是十三岁吗。”
“正是如此。”许玥轻轻点了点头,脑中虚拟的棋盘,一刻不停的模拟下一步该如何下。
“真年轻啊,我这个时候连个秀才都不是呢,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孟子维似叹非叹。
但许玥却知,这位十三岁的时候,大靠山当今还在边疆挣命,作为其奶姐之子过得并不好。
别说秀才了,这时他连读书都没有……
“大人后发先至,七年之间,从童生至三元及第,天下文人无不视大人为榜样,学生如何能比较。”
许玥捧了人一句,就听
“我年纪大了你一轮有余,不比,不比。”
孟子维又含笑道
“倒是我有一子,已经十岁了,只差解元郎三岁,如今连个县试都没过。”
“他生母早逝,我又事情太忙没时间管教,他祖母又过于溺爱,不知天高地厚,难以管教,比解元差远了。”
这话让许玥不知道怎么接。
难道要说你儿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或者,没有读书的天分就别逼孩子?
作为对比的人,她说什么都不太适合。
于是只能说一些长大后就好了,令郎只是年少贪玩之类的好听话。
好在,孟知府在这上面并没有纠缠太久,而是转了话题
“来杭州之前,我曾拜访过李大人,从他口中听说许解元曾和他学过数算之道?”
迎着对面探问的目光,许玥只有一小半心神在棋盘上。
心思电转,道
“大人所言不差,李大人是我的数算之师,承蒙其教导,在此处小有心得。”
数算。
许玥福至心灵,明白这可能就是今日这一次会面的原由了。
果不其然。
孟子维赞了一句李大人是当今数算大家,名师出高徒,许玥在这方面一定也不差之后,图穷匕见
“……解元曾助李大人理过钱粮账目之事,我初来乍到,正是缺人的时候,不知若有需求,解元能否帮一帮忙。”
棋盘上,许玥正下一枚白子的手顿了顿。
孟子维敏锐的察觉到了,看过去,少年的手与白云子竟毫无分别。
答应还是不答应?
只是眨眼之间,她就下了决定,若无其事的收回手,抬头道
“大人乃一府之长,我为治下百姓,事关己身,岂能置身事外……自然是帮的。”
答应知府所求,看似卷入了他和杭州府一些势力的风波之中。
但仔细一想,其实危险并不大。
首先,这一次孟知府下杭州代行的是京城之中天子的意志。
名正言顺。
且据她和冯老爷子分析,并不会把杭州的天捅破掉,也就不会引起大的反抗。
其次,许玥也是心中雀跃欲动,想要参与其中试一试自己的成色。
在杭州府这样可以说自己经营最久的地方,她都不敢动的话,日后真进了官场,岂不是任人鱼肉?
正式上场之前,实习一下。
这边孟子维听了许玥的回答,笑意越发深入眼底
“这样,我也放心了。”
新科解元许玥,出身杭州府下辖丹阳县地主之家,机缘巧合拜了冯意之为师,家室清白。
天资极为出众,幼时即有诗名,十二岁便中了举人。
且一直受那位冯公的教导与保护,可以说和杭州府内的魑魅魍魉从无接触。
这样一个少见的清白才子,还精通算学,对孟子维来说也是难寻的。
这一盘棋下了一
第134章 棋局,答应,宫中来信(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