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恢最终还是轻轻挥了挥手,示意那群争论纷纷的修士们退下。他无意与这些人赘述详情,但也无法再容许他们这般肆意妄为。
李恢知晓许多他们所不知的秘密。
例如当前南疆的形势,以及益州的格局,已非他们所能掌控或影响。他早已筹谋一切,深信就算无法割据一方,也能在南疆深深扎根,如同青徐之地的臧霸一般,在当地修炼家族的支持下,自立为一方霸主,建立属于自己的修炼王国。
这样的野心并非空想,事实上抱有此类念头的人并不止他一个。随着刘玄德战败的消息传来,不知多少人心里滋生了类似的想法。而李恢仅仅是率先付诸行动的那个。
照他的推断,即便是益州得以喘息恢复元气,他仍有长达一至两年的时间,那时他们几股势力足以完全把控南疆,进可攻,退可守。
然而谁能料到,仅仅半年光景,刘玄德非但未陨落,反而强势复苏。更令人震惊的是,南疆竟然在他等人之外悄然崛起了一股新的修真势力!
李恢选择了看似最为弱势的雍闿作为棋子,一时间使雍闿成为搅乱局面的关键人物,使得原本复杂的局势更加混乱不堪。
此刻,李恢头痛欲裂,对未来感到迷茫困惑。他甚至怀疑益州郡的那些同僚是否仍与他同心同德。在平夷县被重重包围的数月中,他们竟袖手旁观,虽表面上并无关联,但在私下亦未曾伸出援手。
与此同时,孟获却在益州郡内春风得意,愈发壮大。
这一切都令李恢备感头疼。在这痛苦的煎熬中,激战又持续了一日。
尽管朱褒和雍闿始终未能攻克城头,但平夷县城内的修士大军也无不心情沉重。不仅是因为城外的援军按兵不动,更为紧要的是,他们的灵粮已经告急。
“将军,您得拿个主意啊,如此僵持下去,即便敌人攻不下城池,我们也守不了多久了!”
说话之人乃李恢的副将,一位伴随他多年的猛将,屡次为李恢冲锋陷阵,更曾多次救其于危难之际。此刻,也只有他敢于当面直言这些不悦之事。
李恢凝视着他,又扫视身后的一众将领,仍然保持着沉默。
副将看到李恢如此模样,不禁赌气,甚至准备上前强行唤醒他的决断。正当他快要失去耐心之际,门外突然闯入一名传令兵。
“报,将军,城外有一人自称邓芝,要求拜见将军!”
邓芝?李恢骤然起身,身形宛如灵鹤展翅,脸色瞬息万变,你可曾看清他的真容?
这......当时夜色深沉,他又身处城墙之下,我们难以窥清其面,只知道他神秘地出现在那里,呼唤我等前来禀告将军!
听闻此言,李恢在厅内来回踱步,神色难明,周围将领见状皆不明其意。
将军,您认识那位邓芝吗?仍是那位副将率先提出了大家心中的疑问。
邓芝,未曾想到此次率军驰援的竟是他!李恢感慨一声,也不能说认识,他曾是庞羲府上的修士随从,随后又投入了仙门碧霄门下修行。
然而此人实乃人中龙凤,自郫城府邸的小小阁督做起,短短六年之内便跃升为广汉太守,最终更是登堂入室,位列朝廷尚书之职,堪称晋升神速。
而这人不仅精于修炼,且擅长交际,当年本督尚未重返南中之时,与他也颇有几分交情。
那么......
唤他进来吧,本督倒要听听他有何要说!
遵命!副将领命后立刻离去,准备亲自传达指令将邓芝引入大厅。
其余将领见状,彼此交换眼神后相继离开,他们都清楚,接下来的事已与自己无关。
不多时,李恢便迎来了这位长途跋涉而来的访——邓芝,亦即邓伯苗。
邓芝,参见庲降都督大人!
邓芝拜见李恢,行了一个比他在江东时期更为庄重的大礼。李恢见状,忙将其扶起。
伯苗兄何必如此,你我往日旧识,况且今日你是来救我于危难之际呢!
李恢笑语晏晏地将邓芝引至前排,满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也让邓芝面上显露出一丝羞涩之态。
都督大人过誉了,这是我等应尽之责!邓芝此刻满脸尴尬,似乎因李恢的话而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然而若是在江东的朝臣们见到这般姿态的邓芝,恐怕不少人会有拔剑出鞘的冲动。
当年的邓芝便是这般模样,一句话几乎让江东群臣为之窒息。而此刻的李恢对于邓芝的认知仍停留在六年前初入碧霄门的阶段,并不知晓眼前之人已被蜀王刘禅赞誉为攻伐之仙使。
更加不知晓此人在不久前以羞涩的笑容,轻易操纵了江东之主孙权及其麾下臣子的命运。
这便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差异,假若李恢知晓邓芝近期所为,断然不会对他掉以轻心。
而此番邓芝的表现与武昌城中的那次截然不同,面对李恢的热情寒暄,他并未停歇,而是同样滔滔不绝地回应着李恢的话语。
两人就这
第52章 南疆风云变(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