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温煦的阳光落下,驱散了黑夜的阴冷,一大一小两个人影,顶着通红的眼睛出了竹屋。
童子拦住想要离开的聂侯,笑盈盈道:
“大哥哥,观你也是个明智之人。
我们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如何?”
“妹妹说什么呢?”
注意到童子脸色渐冷,聂侯明悟她大概不想再纠缠自己,沉声道:
“一言为定,恩怨即消。”
童子神情阴转晴天,眨眨眼睛:
“大哥哥,免费送你一个消息,林后有一石碑,有你想知道的信息。”
石碑...
目送童子离去,聂侯紧了紧衣裳,在竹屋间穿梭,刻意经过那些交谈的人,好顺便听听,收集信息。
忽然,他注意到一个‘熟人’从竹屋走了出来。
正是昨日恸哭的孩子,他一边走一边欢快的踢着一颗‘球’。
聂侯定睛一看,心神骇然,连连退后几步。
哪里是球,分明是颗人头,依稀分辨出竟是昨日那呵骂这孩子的壮汉。
竹屋间,不时能看到断肢残臂,血迹斑斑,想来是遭零怪分尸的新血们。
可只要贴好血符,又怎么这么多人遇害?
聂侯心有猜测,不由暗自告诫自己,务必时刻保持警惕。
人群渐隙,他默默走到林后,如童子所言,确实竖立着一块高大的黑碑。
聂侯快走到碑前,眼睛一亮
“心相...原来如此...”
心相者,修行之本也。
万物虽皆有灵性,但灵性蜕变,化为心相者少之又少。
天资聪慧者,领悟心之理,明悟本心,心相自生,此之谓修道之始。
然众生多庸辈,难以觉醒,故有不甘者众,不求内理,反寻外道。
或借众生贪欲,或采奇珍异宝,以外物化心相,踏入修行之始。
聂侯眼神火热,迫不及待的继续看下去,想要知道如何修成心相。
只见下方是一法诀,《噬灵诀》。
开篇便是一句:采万物之灵性,催生心相。
万物皆有灵性,然万物有高低贵贱,灵性的浓郁亦此。
奇珍异宝,蕴灵性浓郁,采之化为心相,轻而易举,更为上品,然无大机缘,难以求得。
凡俗之种,灵性浅薄,可采之化为心相者,百不存一,更落为下乘,然数量众多,反而易尝。
凡俗之种,人所含灵性最为充沛,兽次之,木次次之,石居于末尾,微不可察。
又因相性,采凡人,百倍于凡兽类,余者远之。
...
下下签中那名童子的噬灵手段,原是来自这里。
聂侯通读全篇,联想到先前的所见所闻,内心只感到一股森森寒意。
那竹屋间被啃食的残肢,恐怕都是惨遭同类吞噬灵性的不幸者。
自己要走哪一步?
想要踏入修行之始,生得心相,要么明心中之理,心相自生;要么采外物,催生心相。
聂侯叹息,他根本没得选择,如何明心中之理,碑文没有记载,只有一方吃人的《噬灵诀》。
就在这难以抉择的时候,他眼前再次出现了信息。
下下签:为求生机,却不忍害人,吞噬草木竹石之灵...直到被人杀死未能催生心相。
下下签:为求生机,痛下杀心,诱骗新人李明至竹屋,打斗一番成功制服,噬其灵性,催生法相一丝。
其后连连诱拐...不幸遭新血赵空反杀,化为他人资粮。
上上签:灵光一闪,发现随身的大圣玉佩内含奇异灵性,冒险吞噬之...一点灵性化心相,自此石胎溯源生,大圣心相求!
“上上签!!!”
聂侯急忙摘下大圣玉佩,可能是先入为主,只觉得金光流转,玉内仿佛有一股奇异气机流动。
没有什么好犹豫,下签如普通新血勾心斗角,稍有不慎遭人反杀,下下签更不必看,唯有这上上签才是生机所在。
他攥紧大圣玉佩,环顾四周,只觉黑碑附近过于惹眼,万不可在此吞噬。
于是装作内心挣扎的样子,踉踉跄跄回到昨夜的竹屋,给人一种良心不安的假象。
此时大部分人都前往空地制骨,果然,途中并没有引起人的注意。
聂侯闭上房门,又用桌子挡在门,这才拿出大圣玉佩,小心含在嘴中。
噬灵,又名采灵,需以肌肤接触,运作法诀,以本我灵性,撬动外物灵性,全程必须聚精会神,不能被打扰。
噬灵的动作,并无指定,聂侯索性盘坐,闭目凝神,默默念诵见性咒。
见性咒,顾名思义,明见灵性之咒。
幸而他有过目不忘之能,不然光记下噬灵咒就是一件麻烦事。
一遍又一遍,心神恍惚间,瞧见了一簇微弱的火苗,火苗中有道跟
第4章 心相!(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