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崛起!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47 联军超过500辆坦克的损失,战忽局该上线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英国陆军第一装甲师战斗装备损失四分之三,我们陆军第一、第二、第三装甲师损失M1A1坦克337辆,装甲车被摧毁517辆?各型战机损失21架,武装直升机损失47架?”

    斯瓦茨科普夫以为自己听错了。

    满脸不可思议地盯着汇报的参谋。

    这样的消息,实在是太不可思议。

    M1A1的防护力多强,谁都清楚。

    虽然,从最初第一装甲师遇到了麦地那光明装甲师的小股部队被包围,然后那边就成了战场中心,周围的双方装甲部队快速向着交战区域增援,使得在交战区域狭小的空间里,汇集了双方部队超过1000辆坦克。

    可眼前的汇报,却让联军总司令根本无法相信。

    “是的,司令阁下,这是前线刚刚传来的统计数据……”

    参谋看着司令脸上神色难看,犹豫了一下,才回答,“我们的装甲部队损失惨重……”

    “对方呢?”

    斯瓦茨科普夫顿时咆哮了起来。

    他无法相信这样的结果,不等参谋回答,便又说道:“华夏卖给他们的坦克,能有这么先进?仅仅一个装甲师,100多辆华夏的坦克带着T-72以及69坦克,能给我们造成这么大的伤亡?”

    “他们在那一区域射击好了伏击圈,利用69式坦克跟T-72坦克作为诱饵……参战的不只是麦地那光明装甲师,也有提克里特重型装甲旅……他们的装甲步兵太疯狂了……”

    参谋把事情做了详细的汇报。

    原来,在第一装甲师下属先遣装甲营发现被包围后,立即呼救,周围的几个装甲师迅速接近,双方展开了一场规模庞大的装甲对战。

    当双方的坦克纠缠在一起的时候,麦地那光明装甲师的69式坦克以及T-72坦克直接挡在前面,给后方的82式主战坦克挡着炮弹。

    双方的开火距离,直接被拉近到了1000米范围内。

    这就导致空中的直升机、对地攻击无法支援地面装甲部队的进攻,于是只能去寻找麦地那光明装甲师的陆航部队的直升机,结果同样受到了伏击:伏击区域中,不少步兵扛着前卫-1防空导弹,直接打了联军武装直升机一个措手不及,短短时间,损失了超过20架直升机。

    后来出发的对地攻击,直接被防空系统击落……

    “我们的坦克防护装甲那么厚,之前不是做过分析,华夏的82式主战坦克主炮根本无法击穿主装甲吗?”

    斯瓦茨科普夫胸膛急剧起伏,咆哮出来这句话后,双眼通红。

    “主装甲确实能抗住,可侧面装甲以及后方装甲无法抗住……该死的伊驼疯子,把装甲步兵埋伏在交战区域,那些不用先用重型反坦克火箭筒摧毁我们坦克的履带,让M1A1无法行动,然后他们才用82式主战坦克的主炮打M1A1侧面装甲……”

    “我们的装甲步兵呢?”

    斯瓦茨科普夫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对方有装甲步兵,难道联军没有?

    坦克集群作战,后面都是跟着装甲步兵,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坦克不被敌人的步兵靠拢,悍不畏死地用命来淹没坦克。

    “从一开始我们的步兵就被他们的火力压制得无法抬头,对方装备了很多火箭筒,装甲车大部分都是损失在对方的单兵火箭筒下……他们的步兵手里有着步兵炮,射程非常远,杀伤力也非常大……”

    听到这里,斯瓦茨科普夫整个人无力地瘫坐在了椅子上。

    这不是他指挥失误,而是前线部队太过大意、轻敌造成的。

    在之前,就有情报显示伊驼的共和国卫队跟其他部队不同,在接连轻易击溃了大量伊驼国防军部队后,加上伊驼的T-72根本无法对M1A1造成威胁,步兵更不用说,也就没有太过谨慎。

    哪里想到,麦地那光明装甲师这种打法,同样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英军第一装甲师更是在集结的时候,被对方的远程火箭炮覆盖,这些火箭炮全部使用的集束炸弹……另外,根据消息,对方布置了至少五个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营,对第一装甲师的坦克进行炮击……战争结束后,我们的前线部队发现,他们的炮管全部被打废了……”

    说到这里,参谋停顿了一下。

    不等司令问,就继续说道:“他们的火炮,有法国的,有奥地利的,有我们的,也有华夏的……”

    “……”

    浑身无力的斯瓦茨科普夫眼里的光芒甚至都暗淡了下来。

    好不容易,他以为仗着另类的新式打法,在获得制空权的情况下,能轻易摧毁对方的钢铁洪流。

    可实战告诉他,即使高科技投入下,光靠着技术先进,也是不行的……

    “立即收集对方装备的情况……”

    ······

    “钢铁洪流并不是没用!我们完全可以整合力量,能展现出来的战斗力绝对会比伊驼的军队强,不管

447 联军超过500辆坦克的损失,战忽局该上线了(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