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崛起!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20 卖军火终究得靠忽悠,1.06亿刀的军火订单稳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特种部队建设方案?”

    当杨威介绍完后,眉头紧皱的塞尼德·珀西布森疑惑地看向杨威。

    特种部队,法老也是有的。

    可杨威讲的这种,又跟特种部队有着不小的区别,执行的依然是正常的军队作战任务。却又因为武器装备配置等,火力更强,比普通部队又有着更高建设要求。

    “可以理解为特种部队,但是我认为称为尖刀部队更加合适。”

    杨威没有反驳塞尼德·珀西布森的观点,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后者能理解,可同样也还有些不解。

    “因为这支部队的建设,完整形态是融合了地面装甲、空中支援,拥有强悍的炮火支援能力,同时还拥有不弱的防空能力的综合部队……”

    反正目前上级对于这样的部队建设方案不感兴趣,杨威告诉法老,也不算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甚至,法老在建设成功后,华夏可以有了参考,到时候再根据法老部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做出改进。

    电子战、信息战等后世常见的战争手段,同样也是合成化部队所必须拥有的基本作战能力。

    现在提这个?

    太早。

    “这样?仅仅一个师,如果把这些作战能力都融合进去,虽然看起来效果会不错,可在实际战争中,尤其是大规模集群化作战,效果怕是不会这样理想。甚至,敌人会为了打击我军的士气,优先吃掉这样的部队!”

    塞尼德·珀西布森参加过十月战争。

    在十月战争中的西奈半岛战役中,法老投入1000辆坦克,搅屎棍投入了800辆坦克,双方超过1800辆坦克展开大集群的钢铁洪流碰撞,成了二战之后规模最大的一场坦克会战。

    作为参谋人员,当初的塞尼德还只是一名少校。

    可也清楚杨威提出的这种建设方案,在大规模集群作战时候,优势就没有这样明显了。

    不过他也认可杨威提出来的用武装直升机跟坦克协同作战,作战部队还得建设防空能力……

    “上校,您认为,在未来战争中,还会出现大规模的战争吗?”

    杨威问道。

    这顿时把塞尼德·珀西布森问得愣住了。

    不会!

    全世界都清楚,随着毛熊跟霉国之间的对抗趋于缓和,以及双方阵营都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杀伤武器的存在,再次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前面几次的中东战争中,毛熊为了不加剧跟北约军事集团的对抗,一直都希望法老跟搅屎棍和平解决争议……

    “不会,对吗?”

    杨威直愣愣的眼神,看得塞尼德·珀西布森一时间有些烦躁。

    对方可比他年轻多了。

    根本就没有经历过战争,甚至都对军队不是很熟悉。

    双方的交流中,杨威提出的大多数观点,作为法老军队中一颗新星的塞尼德·珀西布森上校,居然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虽然大规模的战争难以爆发,可小规模的武装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在骆驼世界跟阿非利亚州……”

    塞尼德·珀西布森咬牙说道。

    他不想被杨威这样一个比自己年轻十来岁的年轻人认为自己无能。

    “对!”

    杨威认同地点头,“而这样的部队,哪怕是出动一个师,战争规模也就不小了。而一个师里面,将会有至少6个战营,3个坦克营……”

    杨威开始向对方介绍合成部队的建设方案。

    只不过,这样的合成部队建设方案,跟真正的合成部队有着不小的区别。

    完全就是按照师来建设,每个师下辖3个作战团,而作战团拥有两个机械化步兵营,一个坦克营,还有至少一个自行火炮连等。

    在师下属,甚至会有一个陆航团的编制,在作战时候,可以集中使用,也能把陆航团根据军事任务分配开来支援装甲部队……

    “上校,别的不说,咱们就以西奈半岛战役来说,如果在双方展开坦克会战的时候,贵方战机在获得制空权后,装甲部队再由武装直升机支援,结果会如何?”

    “呼~”

    杨威的话,让塞尼德·珀西布森的双眼变得通红,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当时要是有这样的部队跟战术,我们会让搅屎棍损失更多坦克!同时,我们的坦克损失也不会那么多!”

    塞尼德·珀西布森的语气中,满是失落。

    西奈半岛战役,前期的时候,法老装甲部队在进攻的第一天,因为搅屎棍放假,部队准备不足,损失惨重,第600装甲旅下属190装甲营更是被全歼……

    可在后面的大规模坦克会战中,法老投入1000辆坦克,一天时间,损失超过250辆,而搅屎棍坦克数量更少,仅仅只损失了120辆坦克……

    ······

    “一个师的装备?还有后续的坦克订单?杨威

220 卖军火终究得靠忽悠,1.06亿刀的军火订单稳了(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