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崛起!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31 尼玛!炮侦雷达跟光学专业不对口,强行上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确实,如果每个炮兵团都配备上一部这样的雷达,战斗力不知道得有多强!”

    田祖同一脸兴奋。

    这个项目是非常有前景的。

    导弹设计研发难度大,成本太高;火箭炮火力虽然凶猛,可弹药消耗太厉害,打一轮,后勤主官都得流泪;真正靠谱的,还得是重炮。

    当然,这都是穷闹的。

    再等几十年,PLA有钱了后,将会装备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火箭炮部队。

    那依然是炮兵!

    虽然火箭炮的口径可以达到480mm甚至更高,但那都是出口。

    PLA自己装备的也就只有273mm火箭炮或是300㎜火箭炮。

    至于为什么PLA这么迷恋重炮?

    杨威曾经跟人闲聊是吐槽过这个,从红军时代开始,PLA一直都没有什么重型装备,吃了太多的炮击的亏了。

    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背着小米、扛着步枪的志愿军,动不动就被帝国联军远程重炮火力覆盖,只能躲着等对方炮打完了再反击……

    无数人认为,PLA深入骨髓治不好的火力不足恐惧癌,就来源于部队建立开始被炮炸了几十年的恐惧。

    于是乎,有能力自己造炮了,自然疯狂配置。

    何况,真理掌握在大炮射程以内!

    射程高达万公里以上的大东风,说到底,对于PLA来说,也只是炮。

    在很长一段的时期内,掌握大东风的部队,叫第二炮兵!

    现在从PLA的部队炮兵配置就可以看出来很多。

    军属炮兵团,配备12门152毫米榴弹炮、12门122毫米榴弹炮、18门85毫米加农炮。

    师属炮兵团,配备24门122毫米榴弹炮、18门85毫米加农炮、10门130毫米加农炮或130毫米火箭炮。

    军区级别的,更是有完整的炮兵师……

    这就够了么?

    肯定是不够的。

    团一级,下属装备至少也得有个炮兵连。

    营一级,至少得有一个炮兵排。

    连级少不了一个扛着迫击炮的炮兵班……

    如此大规模的炮兵编制中,如果能有可以让炮兵部队打得更准、敌人炮兵刚开炮就被找到阵地的炮侦雷达,这威力……

    这会让任何一级的炮兵指挥官疯狂。

    杨威看着对方兴奋的神情,得!

    这也是一个炮兵至上的人。

    很快,田祖同脸上的兴奋神情,就黯淡了下来。

    “可惜,我们只知道最基本的原理……连模型都没有……”

    “其实知道基本原理就够了,模型也容易建立。最不容易的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根据炮弹的弹道计算出轨迹,确定敌人的炮兵阵地位置……”

    杨威说道。

    这个说起来真不难。

    “最核心的其实就在于弹道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炮侦雷达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雷达发射的信号定位炮弹的飞行轨迹,并且在这条抛物线轨迹上取多个点,确定速度、高度等参数,进行曲线计算,最终得出这条抛物线的起始点……”

    杨威进一步介绍着炮侦雷达。

    他很清楚,要想快速拿出炮侦雷达的设计,就必须得解释清楚。

    红星枪械所根本就不具备研发炮侦雷达的任何基础。

    PLA在西南自卫反击战战场上打得猴子炮兵都不敢露头的“辛柏林”炮侦雷达,最大理论探测距离只有20公里,实际上,那是针对152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

    对于122毫米、105毫米的炮弹,探测距离在12公里以内。

    而对于85毫米左右的加农炮炮弹,探测距离更是在10公里范围内。

    探测距离虽然短,可“辛柏林”炮侦雷达,因为弹道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从探测到炮弹开始,只需要8秒就锁定对方的发射阵地。

    “杨师弟,咱们去我办公室聊……最好是能有简图,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了……”

    本来约着一起吃饭的。

    可到了现在,连菜都没点。

    一旁的梁昊,彻底傻眼了。

    看着两人心思复杂。

    此刻,他最担心的就是杨威从此就留在298厂,不再回红星设计所。

    那可咋办?

    两人谈论的技术他不懂,却能从田祖同跟杨威聊天过程的表情中看出这位技术大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杨威态度的变化。

    开始杨威叫田师兄的时候,田祖同虽然没有反对,但是绝对是并不多认同的。

    到了现在,主动喊师弟了。

    怎么办?

    这都邀请杨威去他办公室了啊……

    “那啥,师兄,这会儿时间也不早了,我们早上到这边,连早饭都没顾得吃呢。”

    杨威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哎呀!怪

031 尼玛!炮侦雷达跟光学专业不对口,强行上马?(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