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连忙迎出去。
闻氏不仅自己来了,身后还带着许多礼物,一抬抬箱子从状元府门口排开,一眼居然看不到头。
不知道的,以为是下聘礼来了。
状元府门口围了许多百姓看热闹。
贺夫人脸色诧异:“喻老夫人,这是怎么了?”
状元府还未办乔迁宴,就算是送乔迁礼,也不该是这个时候,更不该如此隆重。
闻氏深深地看了喻今朝一眼,这才对贺夫人说话。
“去年我孙儿去汉阳省办差事,遇袭受了重伤,但是遇到一位好心人救了他一命,我们调查以后才发现,救了我孙儿的人,就是喻氏,所以此次过来,我是要替我孙儿道谢。”
贺夫人回头去看喻今朝。
她知道去年喻庭樾受了重伤,却不知道其中还有这样的隐情。
喻今朝听闻来意,朝闻氏福身:“不过是举手之劳,当不得重谢。”
闻氏握住喻今朝的手,忍住喉间酸涩,看着亭亭玉立的孙女儿,她恨不得马上就把人认回去。
可老头子说了,当年真相没查清楚前,不得将孙女的身份暴露于人前。
“好孩子,你或许觉得只是举手之劳,可对于我们镇国公府来说,是天大的恩情,今日这些薄礼,你一定要收下。”
喻今朝看了贺夫人一眼。
贺夫人道:“收下吧。”
镇国公府虽然人丁单薄,手中产业却不少,这些礼在外人看来很多,但不至于让镇国公府伤筋动骨。
喻今朝挥手,让下人把大门打开,镇国公府的小厮将礼物抬进去。
“喻老夫人,不若进寒舍喝一杯茶?”
闻氏正有此意。
谢沧渊已经识趣地离开,只留一屋子的女眷。
闻氏脸上一直带着笑容:“大家不要拘谨,只当我是邻居家的老太婆来串门就是。”
又握着喻今朝的手说:“听说你们的老家有山有水,这都是让我想起自己的家乡了。”
喻今朝果然好奇:“国公夫人也是乡野出身?”
“是啊。”闻氏笑着颔首:“我的父亲是戍边的将士,我就是在乡野出生长大,后来才到了京城。”
“我的家乡比汉阳省还要北,一到冬天寒风呼啸,大雪风飞,到处一片白茫茫,一根草都见不着……”
大家都听得入了迷。
谢奶奶道:“这日子可比长桥村还难过,长桥村遇到旱灾才如此,山上一根草都被挖光了,树皮全被扒下来吃。”
闻氏心里一紧:“旱灾?”
她下意识看了喻今朝一眼。
喻今朝也满脸好奇:“奶奶,你从前都没说过年轻时候的事呢。”
闻氏心情很复杂,她又是庆幸孙女没有经历过那么辛苦的日子,又是心酸于这一声“奶奶。”
她也是奶奶啊。
谢奶奶还在说话,这么一聊,时间变有些晚了。
看着高高挂起的太阳,喻今朝道:“国公夫人,已经到了午时,您不如留在寒舍用膳?”
闻氏笑得眉眼弯弯:“好,多谢你们款待。”
方厨娘没有提前得知家中来,做的都是汉阳省的美食,闻氏瞧着一桌没见过的美食,仿佛像个孩子一样左看右看。
喻今朝坐在她身边,一一给她介绍。
“老夫人尝尝这个东坡肉,特别好吃,不过有些肥腻,一次不能多吃。”
她给闻氏夹了一块,又给谢奶奶、谢敬云还有贺夫人都夹了。
贺夫人尝了一口,美味在口中爆炸。
“你之前交了我府上的厨娘,但她总是做不出这个味道,你回乡这么久,遥儿天天馋这一口。”
贺遥嘟了嘟嘴:“娘,明明你自己想得厉害,还说我呢。”
她吃了一块,又说:“不过我也想得厉害。”
喻今朝道:“师娘,若是您喜欢,我让方厨娘去贺府,保准把你那儿的厨娘教会。”
饭桌上没有食不言的规矩,闻氏吃完一顿饭,眼眶居然有些泛红。
镇国公府人丁凋零,喻庭樾时常在校场与将士们同吃同住,家中多数时候,都是她与老头子两人吃饭。
这么热闹的饭桌,只有十多年前,儿子和儿媳还未牺牲时才有的光景。
用过午膳,再没有理由留在状元府,闻氏依依不舍告别。
喻成渊在家里等得心急如焚,头发被他揪下来一戳,听闻老妻回来了,他几乎是跑着迎上去。
“怎么样,我的宝贝孙女过得还好吗?她身边的亲人待她好不好,有没有刁难她,有没有让她受委屈?”
闻氏老神在在坐下,慢条斯理道:“我见过了,她的夫家待她不错。”
喻成渊不满足这短短一句话,忙道:“急死我了,你仔细说说。”
听说老妻一路握着孙女的手,还吃了孙女想出来的菜色,喻成渊心底里泛起一股股酸意。
第261章:送谢礼(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