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强心里其实是有些惊讶的,化工园过来,全县都在大搞工业,引进各种关于化工类的产业。
可杨飞跟他讲,化工园不一定是化工园,这个信息量就有点大了。
不过话说回来,他其实是装作惊讶,因为他不得不惊讶。杨飞跟他说这么多,意思就是让他放心搞水产基地,而且是不容拒绝的,如果有的商量,杨飞不会一直给他暗示。
而且杨飞知道搞这个会亏钱,而且肯定会亏不少,意思很明显,这个项目,就是亏钱你也要上。
他还明白,杨飞为什么要让他亏钱也要上项目,就是给他补接下来的政绩。
他知道,杨飞是一个不贪财,但是贪心的官。
所以他也不得不装作惊讶,因为面对杨飞的要求,他只能装傻充愣,他明白,他也知道杨飞更明白。
这个项目他敢不上吗?不敢!
但是,如果化工园开不起来,那可就真不一样了,按照他说的方式,慢慢的养成商贩的习惯,从中间找到平衡点,就算不挣钱,也亏不到哪里去。
也就是说,这是卖杨飞一个人情,他帮杨飞,杨飞帮他。
如果他不帮,自己以后可就没好日子过了。
他现在这么潇洒,那可都是杨飞给他的。
当然,化工园不一定是化工园,这个信息量也非常大,如果这事是成真的,他就可以大胆的发挥了。
不过这会儿他心里没什么底,还在犹豫。
跟杨飞吃完之后,高伟强就跟沈海山去碰头了,因为杨飞跟他提过,沈海山有朋友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后面去批发海鲜之类的东西也需要人介绍,自己一家一家去跑可太费事了。
乡里面建造一个四千平米的水产基地其实也很简单,棚子简单,估计最多一百万就能搞起来,主要就是安水乡的地便宜,用工也便宜,黄沙和沙石这里就有,现在一百万对高伟强来说算不得什么。
他估摸着,也是想快速的让自己先解决那一百多个工人的就业问题,虽然都是小工,但人多力量大。
于是,他直接把这个事交给龚伟去办了。
杨飞也是趁机让他一百多个工人先去高伟强那里上班,以后水产基地搞起来那里也是需要人。
与此同时,高伟强也去了一趟宿连去买烧酒,然后还找了个包装公司跟自己合作,把酒水搞起来。
杨飞这是明摆着让他做业绩呢,他不能不懂事。
装出来的就他可以放下兴谷饭店卖,或者是风情园卖都行,至于到了兴谷饭店能不能卖出去那是另外一回事,主要是左手倒右手,过一遍账,这么一来,经济数据就起来了,他的钱也能变得干净。
至于酒厂,就放在之前被烧掉的厂子里,把那里重新翻装一下。
乡里突然又增设了两个项目,倒是让人意外,而且动作非常快,杨飞特意让那些工人先去工地那边去干活儿。
铺个四千平米的水泥厂而已,把材料弄好,往地上灌就可以了,搭铁棚子也可以同时进行,加上翻新酒厂,人直接全部安排了,反正高伟强给钱。
用句不好听的话,高伟强就是给这些工人发钱的。
好在安水乡的工资够低,平均每个人也就五六百块钱,就算是白养他们一年高伟强也没问题。
最重要的是,要像模像样才行。
与此同时,沈海山也跟着忙了起来,给高伟强介绍市里搞水产和海鲜的。
等水产基地搞起来,高伟强亏着钱做,应该能提升一大笔营收,这些虽说可以模棱两可,但搞这个主要的目的是给安水乡脸上贴金,他也不会去账目上做什么手脚。
两个项目搞起来,工人就业的问题暂时性的迎刃而解,而且看情况,5000万的目标似乎并不是太难实现。
当然,这些事都是杨飞牵的头,经发办虽说是张平顺代管,但是杨飞办的事儿,这些大家都知道。
张海峰那是跟着沾光,莫名其妙的杨飞就把事情给解决了。
“你是怎么说动高伟强搞水产基地的?他还要在这里搞酒厂?他还会酿酒?”张海峰莫名其妙的问道。
“这些做老板的哪需要会酿酒啊,就请两个师傅而已,老板什么都会干,那要员工干什么?领导什么都会干,那要基层干部干什么?”
杨飞不敢把自己的关系跟张海峰透露,因为他们之间有恩怨,尽管自己是在利用高伟强,但这件事解释起来很麻烦,而且张海峰不见得会信,所以不说是最好的。
“水产基地这个事是我去年跟沈海山提起来的,也不知道为什么沈海山怎么就跟高伟强聊起来了,而且还把这个事定下来了,我也是刚听说而已。”
“沈海山……你那个同学,沈浩的父亲?”张海峰问道。
“对,是他!”杨飞点头道:“我本来还在想着怎么把问题解决呢,谁知道这个高伟强给我这么大个惊喜,这水产基地要是能搞起来,5000万的指标,那还真是洒洒水的事儿。”
190章 一定有问题(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