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二十年。
秋。
大丰收!
帝令:前往岐山祭祖。
“喂,听说了吗?陛下要去岐山祭祖啊,说是百姓都可以报名参加,跟着一起去祭祖!”
“跟着陛下一起去祭祖?我很有兴趣,但岐山太远了,虽然刚收了粮,但家里还是有好多事的。”
“陛下说了,百姓自愿报名,报名参加的皇家管食宿,不用百姓花一个子!”
“什么?还有这样的事?那我们快去!”
“你家里不是还有很多事吗?”
“留给我家婆娘做就是了!”
“但陛下说了,成家者不得单独报名啊!”
“那就不做了,反正粮食都收了,还有什么事是必须做的?快快快!在哪里报名?”
“就在皇宫门口,我们快去吧,有三十万的名额呢!”
“只有三十万?陛下在上,你怎么不早点说?快快快!”
朝歌各处都在上演着同样的事情。
不止是朝歌。
西境主城和一些重要城市,全都一样。
殷郊这一次计划带百万百姓前往岐山祭祖,百姓所有的吃喝用度全都由殷郊自己掏腰包支付。
当然,皇帝陛下自己掏腰包这件事情水分很大。
全国的那些贵族,富户,大商人为了“帮陛下分忧”这件事情已经快把头都打破了。
因为皇帝陛下表示,出钱出力的,其家族名字可以记在岐山山顶,这就是和先祖同立了。
荣耀啊!
荣耀到不能再荣耀了。
所以最终皇帝陛下的私人腰包很有可能不但不会少一个子,反而会鼓上一些。
秋末。
祭祖之行开始。
殷郊携满朝文武百官一千七百二十一人,另计一百万百姓前往岐山。
从朝歌到岐山,同有五十六万大军沿途保护。
另计补给点六万七千八百四十六个。
这是一场盛世。
是大商自建国以来,除了几次战争以外,从来没有过的盛世。
全国各地都闻风而动。
有好有坏!
朝歌,一处十字路口前,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夫子在举着自己写的文章大声疾呼。
在周围,围了一群百姓。
“当今陛下是个昏君,他如此铺张浪费,这是在浪费国帑。要知道国帑全都是百姓所缴的税啊。这里面有你,有我,有大家的血汗钱啊!”
“看看吧,那个昏君都干了什么。他不但提前让百万百姓还有几十万大军提前出发,这到了岐山的时候,根本没有到祭祖之时。”
“为此,他又在岐山下修了一座城。这是什么?这是浪费啊!”
老夫子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愤怒。
“这是可耻的浪费!”
“那你说,应该怎么做?”人群之中有人问道。
“当然应该是在冬月才出发,而且不能这样直接走过去,需要三步一拜,九步一磕,这样才能表达对于先祖的尊重。”
“老夫计算过时间,这样在路上需要走五个月,等到了岐山的时候,正好是立春祭祖之时!”
“这样根本不需要浪费到修一座城的地步!”
百姓们面面相觑。
这个老头儿说的貌似有些道理,但怎么总觉得哪里不对呢?
“你这个老头儿怎么不说人话呢?冬月出发,最冷的时候,还要一路走,一路磕头,等走到了岐山,又冷又累要死多少人?”
终于,有人指出了这个老夫子的话语之中冷血的一面。
老夫子立刻一板脸,“祭祖的事,死点人又怎么了?难道你对先祖没有尊敬之心吗?”
“那你怎么不去?你按你的方法去啊!”
“老夫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当然,并不是老夫不想去,只是老夫当年膝盖中了一箭,所以就不去了!”老夫子的声音立刻就有点顾左而言他了。
“呸!”那大声反驳老夫子的百姓跳出来指着对方道,“你这个家伙,我知道。我家小子在国学馆上学,你本来是那国学馆的席夫子。”
“但你想要推行西岐的旧制,不但蛊惑学子给你当奴隶,还要想要让个才及笄的娃子给你当妾。于是被龟灵尚书大人开除了。”
“你现在却在这里大放厥词。我从来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周围的百姓一听,顿时就怒了。
“什么?这个家伙如此不要脸?”
“是真的吗?”
反驳的百姓大声道:“当然是真的,我可以叫我家小子来给大家对质,而且国学馆当年开除他的时候,是发了公告的。”
“当时是陛下念其年纪大,这才没有让他入狱,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还敢在这里骂陛下!”
那反驳的百姓还真就让人把自己儿子叫来。
那孩子
第275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