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馨把宋墨送走以后,傍晚她再次接到了珍妮的电话。
“可馨妹子,你最近制药没有?上次的那些中药丸非常受欢迎,能不能尽快再给我提供些……”
陈可馨心中大喜,又有人送钱来了。
晚上在空间,她都会配置些常用疾病的特效药,有源头溪水和七彩莲子的加持,这些中药的药效当然杠杠的,别人想仿制都仿制不出来。
这些药不但是给珍妮姐姐准备的,也是担心家里人身体,可以及时拿出来救命。
她当然知道,珍妮姐姐帮忙从中也是为赚钱,两人可以说得互惠互利——双赢。
这笔交易很快完成,一百多万米金又到手了。
如今,她收入不少,学校、管理的几家厂子工资和分成,零售业和养生馆的盈利尽管归扶贫基金会,每天的食材钱却都进入她的腰包,累计起来钱数不少。
每天晚上,她还要瞬移到养生馆的仓库里,把食材准备好。
其中有空间蔬菜,粮食,各种肉蛋类,以及淡水,海水里的鱼虾类。
陈可馨溪水里的鱼有了销路,就想和赵梅花大姐谈谈,毕竟帮人不能帮一辈子,况且赵大姐家的经济情况逐渐好转。
找到机会,她开诚布公地说:“赵大姐,不好意思,提供鲜鱼的老板转行了。”
“妹子,那我的烤鱼……”
赵梅花的话刚说到这,顿时来了一个紧急刹车。
她不是贪得无厌之辈,每天几十斤鱼人家应该是看妹子的人情关系才每天半夜送过来。
如今,家里的经济条件大大改善,住房也买了,还有一个能挣钱的男朋友,两人计划过些天就办喜事。
快速想明白,她歉意地说:“多谢妹子这么长时间帮我,大姐心中感激不尽。”
陈可馨就知道,通情达理的赵梅花会想明白。
“大姐,你可以买别的鱼试试,味道可能不如我帮你介绍的养鱼商人。要不你也可以改行做别的事,现在大街小巷做买卖的人不少。”
“行!对了,这是这几天的鱼钱。”
陈可馨接过钱后往教室走去。
接下来,她头脑中琢磨,剩下的那些试验田,这个季节只能种高产冬小麦了。
等明年冬小麦丰收以后看看亩产多少再说,如果大棚效益好,秋天就继续盖大棚。
农时不等人,必须尽快翻地,人工实在太慢了,必须使用机械化。
最省事的办法就是从空间某宝里购买翻地的机械,可是有人看到询问如何解释?
机器必须过明路!
只能去买几辆拖拉机,生态园曾经买过两辆拖拉机送货,再买几辆不是难事。
要制作出简易的翻地碎土培垄等综合一体机,顿时让她头疼了。
不能买成品,只能在某宝里买半成品,找地方改造就可以投入使用。
只能在自家收音机厂焊接组装。
两天以后,陈可馨终于制造出了第一辆翻地碎土培垄综合性质的一体机,送到试验田,经过测试效果不错。
她再接再厉,又组装了几台,安排几个靠得住的转业兵,开着几辆拖拉机进行翻地碎土培垄等工作。
几个转业兵看到这样奇形怪状的机器,还能做这么多事,疑惑地询问:“厂长,这样高效实用的每天能翻十几亩土的机器为什么不推广,这能节省多少人力物力?”
陈可馨摇头说:“短期内推广不了,因为我们国家没有那么多钢材。再说现在农村刚开始实行包产到户,谁有钱买得起拖拉机?还要买这样昂贵的一体机,现在的农民太穷了。”
几个转业兵顿时理解地点头,叹气道:“厂长说得对,那以后呢?”
“等以后大家有钱了,当然可以推广起来。这事你们别对外人讲,免得大家失望。”
大家沮丧地点头说:“厂长,我们一定会保密。”
“这就对了!”
陈可馨明白,这事早晚会让传出去。
她不是自私的人,只是现在她很忙,不想给自己找事。
再说,现在农村刚开始实行土地承包制度,已经激发出广大农民们的积极性。
常言说:饭要一口口地吃,推广农村机械化耕种,还是等过几年。
接下来,她在空间某宝里购买了大量冬小麦高产种子。
又从某宝里购买了播种机,把这块试验田的冬小麦种好,这才松口气。
这时,大棚蔬菜水果逐渐成熟了。
除去提供两家养生馆和几位大佬的吃喝,还剩余不少。
她派人购买了几间临街商铺,营业执照当然是挂靠在合资企业的生态园名下,自产自销生态园的蔬菜水果和各种肉类。
时间悄然过去,这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
赵梅花找到她,低声说:“妹子,告诉你一件喜事,我们要结婚了。”
看到对方满脸喜色,陈可馨也替她高兴。
第571章 生活在忙碌中……(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