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以年为单位的婚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补充条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周边。那一张《婚姻保证书》又被拿的出来。

    “你们都没有签字,也没有按你们的红手印。所以妈妈才不按着做,是吗?”李秉韬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

    “妈妈马上签字。”谭琍敏说着就拿出笔在上面签字。李董淮一动不动,就像在看一个笑话。这个字签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人会去认真的实施。保证书上的条款他不相信谭琍敏回去认真去做。或者说是他已经不再相信谭琍敏任何事情。李董淮觉得自己成一个空洞的躯壳。

    “你们想要爸爸签字吗?”他转头问这两个孩子。

    谭琍敏充满渴望的眼神望着孩子。那一首《渴望》的歌词“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正符合了她现在的心情。

    “如果不太让你为难的话,你还是签吧,我现在这样一个状况,你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也照顾不了。”这个是昨天刘烨和她在房里谈话后决定的。

    刘烨告诉她:“如果这时候你爸妈离婚了,那你跟谁?跟你妈?你肯定不愿意。跟着你爸,你爸已经失业了,治疗癫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后面还要花多少钱不知道。让你爸一个人承担你的治疗费。他会很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不要离婚。让他们俩一起想办法给你治病。至少等你满18岁成年了,能自立了再说。甚至是你弟弟成年了再说。”

    可是这样做又让李凌冬觉得很难受。

    “你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很多人喜欢看武侠小说吗?打打杀杀,快意恩仇。仇人杀了,就让自己很满足了。可现在我们这种法制社会,哪怕你杀自己的仇人也是犯罪。还有重生文,知道结果不好,可以去改变。你天天在学校和同学吵架,很舒服啊。你以为老师每次都会维护你?老师也会烦的。他总有一天会放弃你的。你得学会变通。你得学会在这种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心态。这件事情的结局改变不了啦,就想办法把过程变的对自己最有利。”刘烨的生活哲学让李凌冬震撼,但是也让她折服。

    他把很多人心里的真实想法讲了出来,人是伪善的。可以心里去想,但是不能去讲出来。但是很多人做事情的标准就是如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化自己的既得利益。虽然他只有16岁,但是龚敏瑞的教育,就是勇敢的面对世俗的生活,然后在最优条件下让自己活的更好。所以他可以对同学的嘲讽坦然面对,可以在上课时睡醒后还能和老师打招呼。因为他知道这些事情,他改变不了。药物作用不是他能控制的。但是他可以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一些。不关注别人的看法,只关注自己的内心。不再为考试成绩比其他同学底而烦恼,但是会为自己每一次考试成绩比上一次进步了而鼓掌。

    人们除非不用人民币,不然永远无法脱离了世俗。那些隐居在钟南山的人,一样要为每天的柴米油盐烦恼。而那些离开了钟南山的人,也是去山外赚自己的柴米油盐了。

    “爸爸,如果这样不离婚,你会很难过吗?”李凌冬问爸爸。

    “你会难过吗?”李董淮反问女儿。

    “我会尽量让自己不难过。我觉得我越来越像一个俗人了。”世俗是什么?世俗就是衡量取舍。

    李董淮看看女儿,又看看儿子。拿起笔在保证书上签了字。谭琍敏没想到会这样的顺利,她准备的一通发言都没用掉。

    “加一个补充条款吧,协议一年签一次。”李董淮说。爱情没有了天长地久,那婚姻也不必百年好合。

    他不是不想离婚,昨天到现在,他只睡了两个小时,靠香烟和咖啡麻痹着自己的感情。他想离婚,太想离婚了,这种心灵的煎熬。他后悔自己出轨,后悔自己的大男子主义,粗线条对谭琍敏的关心不够。但是他更恨谭琍敏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他,还有欺骗孩子。

    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的这段时间。李董淮深刻的体会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协调有多难。跑滴滴,遇到堵车,回不来接孩子。儿子鼻炎犯了,自己却不知道怎么用药。对于照顾孩子自己确实不如谭琍敏。如果离婚,姐弟两就要分开,孩子们能接受吗?

    陈国鸿和谭美华两个老人在旁边,从头到尾没有说话。他们看着这一出悲剧的发生,却对此无能为力。他们的婚姻是很多幸福婚姻的典范。谭美华强势,陈国鸿就包容。谭美华累了,陈国鸿就是她的港湾。陈国鸿觉得男人就应该多担当一些,大度一些。一个闹着,一个笑着在旁边看。因为都受过伤,所以他们彼此珍惜。难道真的要像那一句老话一样,失去了,才懂得追悔莫及。可是他们却没有教会谭琍敏去经营自己的婚姻。

    没有了争吵,一切看上去很平和。但是在这平静的海面之下,胸涌的暗流却在摧毁着婚姻基石。有时候争吵是为了把矛盾暴露出来。而不争吵才是最可怕的。

    李凌冬还是和妈妈住在学校旁,这次还有了陈国鸿和谭美华,一切看上去回归到了正规。谭琍敏松了一口气。李凌冬的成绩已经掉到了200名以外。不是李凌冬不努力,药物副作用实在可怕,她的思维受影响了,看

补充条款(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