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邓小平: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集0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时……)

    郁教授、牟记者驻足人大会堂前深情地交谈着,同时叠印出有关的历史资料片:

    郁教授:“一九七九年六月十八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和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的重大决策。在邓小平的推动下,会议讨论通过了涉及我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六个文件,并做好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准备。”

    牟记者:“同时,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也在北京举行。身为政协主席的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国家进人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统一战线也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两会过后,邓小平在家人和医生的劝告下,决定外出休养一段时间……”

    (随着牟记者的话声渐渐化入过去时……)

    安大地

    一辆轿车沿着公路向前飞驰。

    化人轿车内:邓小平、卓琳坐在轿车后边,万里坐在前边,他们看着希望的田野自由地交谈着。

    邓小平:“看看田里的庄稼,今年一定又是一个大丰收!”

    万里:“这都是您和陈云同志给我打气的结果。前些日子,中央管农业的人攻我攻得好厉害。”

    邓小平:“我在北京不是对你说了嘛,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千下去。天塌下来,有我和陈云同志给你顶着。”

    万里:“所以我才挺着胸脯说:批评我们的报纸不种田,不打粮,到了秋后农民没有饭吃,可要来找我们哩!别理它那一套,我们就这么干!”

    邓小平:“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县好些了吗?”

    万里:“好多了!一九七八年,凤阳县逃荒要饭的人口由六七千人猛增到二三万人。那个穷得抬不起头来的小岗村,那时打下的粮食只有一九五五年的三分之一,七十六人离乡要饭。”

    邓小平沉默不语。

    卓琳:“现在好了吧?”

    万里:“好了!不仅没有要饭的了,而且逃荒在外的人也陆续回到了家乡。”

    邓小平:“他们有饭吃了,有钱花吗?”

    万里:“钱嘛,还差点。”

    邓小平:“我这次来黄山,就是帮着农民想挣钱的门路。”

    玉屏钱外山路

    邓小平、卓琳在万里等人的陪同下沿着山路向上攀登。

    邓小平边登山边欣赏山景。他突然驻足山道,指着远处长在石头山上的迎松感慨地评说:“只有亲临黄山走一走,才能体验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美景。”

    万里:“如果你再把那气吞山河的滚滚云海收人眼底,你2就会体验出徐霞写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意所在了!”

    这时,一位女大学生从身后追上来,很快跑到前边挡住了上山的去路。她气喘吁吁地:“邓伯伯,您、您好啊!”

    邓小平一怔:“还好。你怎么知道我在爬黄山啊?”

    女大学生抹了一把汗水,依然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是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本来已经下山了,听说、您老人家也在登黄山,我们……就又赶回来了!

    邓小平问:“你是复旦大学什么系的?”

    “新闻系的。”

    邓小平笑了:“难怪你的消息这么灵通,是读新闻的。”

    女大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邓小平:“就你一个人来登黄山吗?

    女大学生:“不!”她伸手往山下一指,“看,他们也赶上来了!

    有顷,几个复旦大学的男女大学生爬上山来,围着邓小平亲热地叫着“邓伯伯……”

    邓小平:“你们都是考进大学的吗?”

    “是!

    其中一个女大学生:“要不是您老人家下令恢复高考,像我这样的出身就只有种地的份了!”

    其中一个男大学生:“邓伯伯,您救了我们这一代人啊!”

    邓小平摆了摆手:“不对!是中国共产党救了你们这一代人啊。

    “不!是邓伯伯!

    邓小平深沉地:“同学们!听我讲几句话好吗?

    “好!”

    邓小平:“‘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国家遭了难,也使你们中断了正常的学业,吃了不少的苦。但是,吃苦对于我们―尤其是对你们青年人来说,也是一笔十分重要的财富啊!

    男女大学生们相继点着头。

    邓小平:“但是,你们在积累这笔财富的同时,却少了另一笔同样重要的财富,那就是知识。因此,我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都成为具有知识财富的一代!

    “我们一定努力学习!”

    邓小平:“你们这一代人有了这两笔财富,就会对我们的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绝不辜负邓伯伯的期望!”

    邓小平:“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吗?”

    “我们

第十六集01(1/5),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