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邓小平: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大会堂小会议室

    会议主持人:“同志们!会前,中央领导向我们打了招呼,明确指示:‘有两个敏感问题:一个是小平同志出来工作的问题,一个是天安门事件平反的问题,希望各组讨论的时候不要触及。’下边,我们上海代表团正式开始讨论。”

    在主持人的讲话中缓缓摇出几十名与会代表。其中有陈云同志和牟记者。

    与会代表正襟危坐,谁也不第一个发言。

    主持人:“陈云同志是我们的老领导,也是我们上海人,请他老人家带头发言好不好?”

    “好!”接着,与会者鼓掌欢迎。

    陈云:“首先,我必须声明:方才你传达的中央领导下达的两条禁令,我是不能遵守的!”

    与会者以不同的目光和表情看着陈云。

    主持人紧张地:“陈云同志……”

    陈云:“不必紧张!我对天安门事件的看法:一、当时绝大多数群众是为了悼念周总理。二、尤其关心周恩来同志逝世后党的接班人是谁。三、至于混在群众中的坏人是极少数。四、需要查一查‘四人帮’是否插手,是否有诡计。”

    主持人紧张地:“陈云同志……”

    陈云:“不要怕嘛!据可靠的情报:邓小平同志与天安门事件是无关的。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需要,听说中央有些同志提出让邓小平同志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是完全正确的,完全必要的,我完全拥护。”

    与会者情不自禁地鼓掌欢迎。

    主持人尴尬地不知所措。

    另外一个分会场

    王震慷慨激越地:“毛主席说:邓小平人才难得。我们只要不抱成见,谁都承认小平同志在一九七五年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由于他是同‘四人帮’作斗争的先锋,所以‘四人帮’才千方百计地、卑鄙无耻地陷害他。现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殷切地希望他早日出来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这难道不是人心所向吗?”

    与会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陈云下栩处

    陈云坐在桌前,用心地翻阅有关大会的简报。

    有顷,一位会务人员手持文稿走进:“陈云首长,这是你的发言记录,请按照中央领导的讲话口径修改你的发言稿,然后我们好出简报。”

    陈云:“我如果不修改呢?”

    会务人员:“上级指示:如不修改,你的发言不上简报。”

    陈云:“我一字不改!上不上简报,那是你们的事。”

    会务人员应声走出去。

    有顷,王震气乎乎地走进:“太不像话了!我不按照他们的口径修改发言稿,就不上简报。”

    陈云平静地:“你生什么气哟!和我是一个待遇。”

    王震:“他们也太无法无天了!”

    陈云:“无法无天的人,最后一定是没有了自己。”

    王震:“还是老领导讲话有水平。”

    陈云:“少给我唱赞歌!还有谁发言支持我们?”

    王震:“听说耿腌、王铮、谷牧、余秋里等老同志都在分组会上作了发言,强烈要求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希望邓小平同志快些参加中央的领导工作。”

    西山二十五号楼

    胡耀邦:“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在大会上的发言,仍然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认为‘确有极少数反革命分子’,‘制造了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同时,他还认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决定的,批是必要的。”

    邓小平:“这完全是有意在设置障碍嘛!”

    胡耀邦:“这都是路人皆知的事!你可否找叶帅谈谈?”

    邓小平:“我会的!耀邦啊,主席逝世前,称我是壮丁;你在我和叶帅、陈云等老同志面前,我看还是个青年团。”

    胡耀邦:“是的!”

    邓小平:“但是,你比王洪文呢,几乎大了整整二十岁。他在上海曾公开讲过这样一句话:十年后再说。我讲这番话,无非是要你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么重!”

    西山草坪

    四月的西山已是春色尽收眼底的季节了!

    邓小平、叶剑英缓缓地徜徉在满目春光的草坪上。

    叶剑英:“中央工作会议结束了,认为你的问题要有一个过程,在适当时机请你出来工作。用华国锋同志的话说,叫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邓小平:“什么是适当时机呢?”

    叶剑英:“中央政治局的意见是,经过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一次代表大会,正式作出决定。”

    邓小平:“我个人的进退是无所谓的,但天安门事件涉及那样多的人必须解决!对此,很多老同志都把希望寄托在了你的身上!”

    叶剑英:“我再过一个多月,就年满八十岁了!总理去世前,他谆谆告诫:一定不要把权落在‘四人帮’手里,我努力了;主席临终前紧紧握住我的手……”他说不

02(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