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
郁教授、牟记者登上天安门城楼,举目远眺,无限感慨地说着,远方叠化出有关的历史画面:
郁教授:“由于邓小平坚决执行毛泽东整顿文艺的方针,终于通过《创业》、《海霞》两部电影的上映,突破了‘四人帮’所坚守的这块阵地。但是,‘四人帮’决不甘心失败,他们策划于密室,妄图伺机反扑。”
牟记者:“邓小平或许感到中国太落后、人民太贫穷了!他从来不把‘四人帮’反攻倒算放在心上,依然是全心全意地抓各行各业的整顿……”
(渐渐化入过去时……)
三座门会议室
张爱萍以及国防工业重点企业的代表站着鼓掌。其中尤才、牟记者也在其中。
邓小平、叶剑英等军委首长一边鼓掌一边走进会议室。
邓小平紧紧握住张爱萍的手:“国防科委的整顿初见成效,主席看了你们把自己的卫星送上天空,十分高兴!”
叶剑英:“主席还送了你们四个字:吉星高照!”
张爱萍行军礼:“请转告主席:我们今年一定要三星高照!”邓小平:“真的?”张爱萍:“我敢向党中央、毛主席立军令状:今年下半
年,我们一定要把去年发射失败的返回式遥感卫星、还有另外
一颗卫星送七天!”
叶剑英大声地:“让我们给张爱萍同志鼓掌!”
与会的代表热烈鼓掌。
张爱萍面向与会代表行军礼。
邓小平握住尤才的手:“你这次回娘家有何感想啊?”
尤才:“邓伯伯,你听真话吗?”
邓小平:“当然是听真话。小鬼!”
尤才:“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依然戴着‘臭老九’的帽子在搞科研。、一句话,大家都想离开大西北。”
邓小平望着与会的代表,大声地:“.请你们向战斗在国防战线上的科学家转告:毛主席说:老九不能走!”
与会者热烈鼓掌。
张爱萍大声地:“同志们!请邓副主席给大家做指示!”
与会的代表热烈鼓掌。
邓小平、叶剑英等在掌声中落座。
与会代表相继落座。
邓小平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同志们!我今天讲的都是一些老话。第一,一定要建立敢字当头的领导班子,那些怕字当头,不干工作,小病大养,无病呻吟的领导干部,索性请他好好休息,不然占着茅坑不拉屎怎么行呢?!”
与会者情不自禁地鼓掌。
邓小平:“第二,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这个问题很重要,特别是军工产品。你们是知道的,现在的军工产品都是现代化的武器,科技的含量是很高的。因此,要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绝不允许把科技人员搞得灰溜溜的。我再说一遍:毛主席说:老九不能走!”
与会代表再次热烈鼓掌。
邓小平办公室
邓小平坐在桌前审批文件。
胡乔木走进办公室。
邓小平:“请坐!先听你汇报。”
胡乔木:“自六月开始,国务院就召开了计划务虚会议。大家一致认为:经济工作的主要问题是乱和散,必须狠抓整顿,强调集中。为此,由计委起草了一个文件:《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邓小平:“问题的症结是什么呢?”
胡乔木:“从计委的一些同志反映:现在很多企业里,实际上实行的是党委书记一长制。”
邓小平:“这怎么行呢!必须先解决企业的体制问题。另外,你们要参加这个工业条例的修改,改好后报主席批准。”
胡乔木:“我们一定按小平同志的指示去办。”
邓小平:“科学家张文裕同志有个谈话很好,他说科研工作赶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已经送给主席了。”他吸了一口烟,感慨地:“现在有许多专门人才,都面临着后继无人啊!”
胡乔木:“主要是教育问题!”
邓小平:“对!我听说北大有个半导体专家叫黄昆,现在学校让他改行了,很可惜。”
胡乔木:“我请周荣鑫同志过问一下。”
邓小平办公大院
胡耀邦边走边说:“我们三人进驻科学院以后,认真地做了二十天的调查研究,参考一九六一年制定的《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我们起草了《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现在正广泛地征求意见。”
邓小平边走边说:“修改过后报给国务院,我看后再谈。必要的时候,请乔木同志帮你们修改。”
胡耀邦:“我们一定尽快改出。”
邓小平:“你们必须快点给一些著名科学家落实政策,解决学非所用的问题。比如黄昆、汪德昭、吴仲华、谈镐行、杨乐、唐孝成、陈景润等等,让他们不仅学有所用,而且还要安居乐业!”
毛泽东书房
第七集01(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