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门中央军委接待室
几十名男女科学家站在沙发前鼓掌欢迎。
张爱萍引邓小平、叶剑英、聂荣臻等走进会议室。
邓小平走到钱学森的面前,紧紧握住钱学森的手:“钱学森同志,你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你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中国共产党也因为你的加人而深感骄傲!”
聂荣臻走到邓稼先面前,二人紧紧地拥抱了,聂荣臻激动地说:“小平同志,他就是我常和你说的邓稼先同志!那时,组织上找他谈话,要他隐名埋姓,西出阳关,为中国人民搞出能挺直腰板的火箭和导弹。他说行!回到家以后,和妻子到天安门前合了一张影就出发了,一去就是十多年啊!”
邓小平紧紧握住邓稼先的手:“你的岳父泰山许德衍同志是五四运动的大将,是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自从你从北京消失之后,他老人家―还有你的妻子非常想念你,可从来没有向主席、向总理问过你去什么地方了!”
邓稼先平淡地:“不要再说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科学家都和我一样,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科学,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
邓小平激动地:“我代表党中央,代表国务院,向你们这些无私奉献的科学家们说一句:谢谢了!”
与会的科学家激动不已地鼓起了掌。
邓小平:“我只要活一天,就要为你们这些把一切都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的科学家服好务!”
与会的科学家再次鼓掌。
张爱萍:“下边,请中央领导和同志们人座,汇报座谈会正式开始!”
邓小平、叶剑英、聂荣臻等中央领导落座。
与会的领导和科学家相继落座。
张爱萍:“下边,请钱学森同志发言。”
钱学森:“给中央领导同志汇报科学―尤其是像卫星、导弹、火箭这样的尖端科学,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邓小平:“简单地说:你不要谈如何制造卫星、导弹和火箭,你就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完成什么,需要我们帮什么忙。”
叶剑英:“说句老实话,领导嘛,只管结果,至于过程,那是你们的事。”
聂荣臻:“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那还是领导的事。”
邓小平:“这样一说,责任明确了,学森同志,你就讲吧!”
钱学森:“通过这次论证会,国防科委基本上确定了三步走的规划:第一步,一九七七年前拿出洲际导弹‘东5',同时还要搞出另一种型号的洲际导弹‘东4';第二步,一九七八年拿出潜地导弹;一九八O年,拿出通信卫星。”
邓小平:“我们要搞的‘杀手铜’是属于哪一步的规划?”钱学森:“第一步规划。”张爱萍:“一九七七年拿出的洲际导弹射程为八千公里,可以打到敌人的心脏里。”
邓小平:“很好!你们就说吧,需要我们帮什么忙?”
钱学森:“要想确保三步走的规划如期实现,必须把七机部建成像‘文化大革命’以前的样子。”
邓小平:“可以!张爱萍同志,草拟一个关于解决七机部问题的报告,交由中央批准。”
一位年长的科学家:“为了尽快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我建议成立一个专门指挥导弹生产的机构。”
邓小平:“聂帅,我们就成立一个导弹工业生产总局,可以吧?”
聂荣臻:“我举双手同意。”
邓稼先:“我有两个为难的问题,不知当说不当说?”
邓小平:“说!”
邓稼先:“还有一批科学家没有解放,据我所知,他们都是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回来报效祖国的!”
叶剑英气愤地:“你们要查一查,是谁下令审查这批科学家的!要知道美国的原子弹是德国人造出来的。”
邓小平:“张爱萍同志,你要下一道死命令:立即解放所有被审查的科学家!”
邓稼先:“由于我们的技术落后,要生产出令敌人不敢欺辱我们的核武器,就需要更多的经费。我不知道国家能拿出多少钱来搞科研。”
邓小平:“现在国家是困难一些,但是再困难也比三年困难时期好哇!那时,聂帅把搞原子弹的经费报到我这里,我这个总书记一看真是吓了一跳啊!我和总理一块儿去找主席,问怎么办?主席当即拍板:从国库中提黄金。再不行,我毛泽东带头减薪。”
聂荣臻感情地:“这就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啊!”
叶剑英:“张爱萍同志,你们国防科委要把聂帅讲的这最可宝贵的精神发扬光大啊!”
张爱萍:“请首长们放心,只要我张爱萍还有一口气,我就会用这种精神研发我们的卫星、导弹和火箭!”
三座门中央军委小礼堂
在热烈的掌声中化出:
不算大的小礼堂坐满了听报告的科学家。
邓小平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你们要勇敢地干工作,不要怕说错话。说错话,有
02(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