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坏李长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5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像古代朝廷就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大量制造新钱币,并且赋予它大面值,就能从百姓手中把财富盘剥过来。

    到底什么原理,他们不懂,但是很多人都这么做了,有些为自己的私欲,有些迫不得已,共同特点是这要这么做,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这就是一个经济规律,但古人是无法总结出其规律特点的,因为市场错综复杂,情况千变万化,朝廷又一直抑制商贸。

    可李长河懂,后世的心理学者,经济学者,社会学者专门大量研究过。

    知识就是力量,也是他最大的优势。

    “经济泡沫?”

    诗语还是不懂,黑暗中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他。

    李长河轻轻揽住她的腰,拉近一些距离:“我做一个假设。

    假如:王府能生产一种货物,看起来像稀世珍品,注意只是像,但其实它的生产成本很低,只用一百文一件。

    可在世面上,都还没见过这样的产品,我可以把它卖到一千两(1两1贯1000文)一件左右,你觉得我可以用它做什么?”

    诗语想也不想回答:“可以把很多人的钱帛套过来。”

    “真聪明。”李长河夸奖:“不过这只是低级操作,还有更加厉害的。”

    “什么厉害的?”

    “以后慢慢告诉你,八字还没一撇呢。

    郁金香计划的第一步是招收小商贩,第二步要能找到吸引人眼球,看起来高端,让人们以为它很值钱,其实加工成本却不高的商品。

    等这两步都做好,我再告诉你第三步。”

    诗语不满的哼了一声,然后翻身背对这他,李长河一笑,搂着她的小腰闭上眼睛。

    …

    市场规律是人类心理规律的集合现象,复杂多变,难以琢磨,但在宏观上还是有迹可循的。

    说到十七世纪欧洲最大的事情是什么,那么有一件事不得不说,那就是荷兰的衰落。

    荷兰的衰落是很多原因的叠加导致的,可其中有一个原因非常有趣而且典型并且在后世市场中不断重演的事件,这个事件称为:郁金香经济泡沫事件。

    在此事之后,还有诸多经济泡沫事件发生,每一次都会导致小到地区,大到国家经济动荡,无数人瞬间破产,甚至集合体由胜转衰。

    这类事件很多,但无独有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春也发生过因花引起的经济泡沫事件,称为:长春君子兰经济泡沫事件。

    这种事件的发生,是因为人们对利益的盲目追逐,对市场和商品本身没有观自主的看法。

    虽然事后站在事后诸葛亮、旁观者、局外人的角度看来,事件中的人太傻,可如果只是一个“傻”字能说明问题,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人,难道全都是傻子吗?

    正如那句著名的话,“资本商人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被绞死的危险。”

    这就是资本的规律,一个人的盲目追逐看起来傻,但正如论断所言,几乎每个人都有逐利性!

    当千万人目盲追逐时,这种浪潮就会势不可挡,越架越高,哪怕下面镂空也不能停下,因为只要停下,架空的高楼就会瞬间倒下,无数人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而这种规律,这种商场上杀伤力巨大的现象,就是李长河想要用来对付夏国的武器。

    这种泡沫能有多厉害?

    荷兰郁金香事件期间,最贵的一朵郁金香售价高达6700荷兰盾!

    这是什么概念,这笔钱足以买下当时最繁华的阿姆斯特丹运河边一幢独立豪宅,而这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

    当泡沫破碎的瞬间,郁金香一下跌到比洋葱还要便宜,无数各个阶层的人瞬间破产,涌向法院希望国家给他们做主。

    可当初买卖都是双方你情我愿之上的,之所以上当,都是因为众多商人、到富豪、普通中产阶级甚至百姓,都相信郁金香还会涨,买了会赚大钱!

    逐利性!

    买卖程序合法,且有合同。

    法院也没办法,面对汹汹民情,他们去哪把钱找回来?

    此事件间接导致当时欧洲最为富有,且十分强大的荷兰衰落。

    这种办法也可以用来对付西夏…

    ……

    二月初十,起芳和严昆从北方回来,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李长河邀约了杨洪昭过来。

    杨洪昭这次可谓风光无限,也责任巨大,此次出兵,他为主帅,而且加了辅国大将军,和李长河这个镇国大将军是同为二品的。

    再往上,武官就只有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了,而冢道虞的正一品大将军只是个个例,如果没有他那样的战功是不可能的。

    其实李长河这个镇国大将军也是有水分的,显然皇帝是为他壮声势。

    若只是剿个匪,根本没有可能

第575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