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0章 太尉周亚夫之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9第130章太尉周亚夫之祸?

    �6�9�6�9砰!

    �6�9�6�9“他周亚夫,是要造反不成?!!”

    �6�9�6�9长乐宫,长信殿。

    �6�9�6�9本就冷清——或者说是简朴的殿室内,那仅有的两排宫灯,此刻已是被窦太后手中鸠杖扫倒一排;

    �6�9�6�9而在窦太后身侧,故中大夫袁盎则赶忙起身上前,温言安抚起怒火冲天的窦太后。

    �6�9�6�9——然并卵。

    �6�9�6�9袁盎的安抚,史无前例的没能让窦太后消气不说,反而还让这位老太后,愈发躁怒了起来。

    �6�9�6�9“平定了叛乱,就可以这样胡作非为了吗!”

    �6�9�6�9“——我儿梁王,也同样是平乱功臣!”

    �6�9�6�9“又何曾如此枉顾君臣之礼、上下尊卑?!”

    �6�9�6�9“不准!!!”

    �6�9�6�9“我倒要看他周亚夫,敢不敢因为我不册立储君太子,便当真带着麾下的兵马反了天!!!”

    �6�9�6�9···

    �6�9�6�9“哼!”

    �6�9�6�9“早知道他姓周的,祖祖辈辈就没一个好东西!”

    �6�9�6�9“——做父亲的把持朝政,私藏甲胄,当儿子的也是有样学样!”

    �6�9�6�9“当真是满门乱臣贼子!!!”

    �6�9�6�9又是接连几声怒喝,却引得殿内宫人们讳莫如深的低下头去,只恨自己今天为什么没有病休。

    �6�9�6�9便是窦太后身侧的袁盎,听闻这骇人听闻的一番话,面色也是不由白了白。

    �6�9�6�9——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6�9�6�9且不说绛武侯周勃,以及如今的绛侯周亚夫父子,究竟能不能、该不该被汉家的太后——尤其是被太宗孝文皇帝的正妻,定性为‘满门乱臣贼子’;

    �6�9�6�9单就是那句‘姓周的没一个好东西’,传出宫外去,也有的是文章可以做。

    �6�9�6�9开国元勋中的高景侯周珂、汾阴侯周昌这堂兄弟俩,以及他们存世的子孙后嗣暂且不论;

    �6�9�6�9单就是一个如今汉家,儒、法、墨、农、黄老等诸家学派都公认的圣人:周公姬旦,便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姓周的’。

    �6�9�6�9作为华夏文明现阶段唯一公认的‘圣人’,周公姬旦在学术界、思想界的地位,都是无可撼动的。

    �6�9�6�9而如今天下,凡是周姓之人,便大都是、或自诩为‘周公之后裔,姬姓周氏支脉’。

    �6�9�6�9当然,袁盎也明白窦太后此刻,实在是被周亚夫给气到了这个份儿上,才如此口不择言。

    �6�9�6�9便也只得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从窦太后方才那方骇人听闻的话上移开,拱起手,再次走上前。

    �6�9�6�9“太后,言失了。”

    �6�9�6�9“——已故绛武侯周勃,无论其生前做了什么,其功、过,都已经由先太宗孝文皇帝赏其功、惩其过。”

    �6�9�6�9“绛武侯周勃,更是早已被盖棺定论,得谥:武。”

    �6�9�6�9“这无疑是美谥。”

    �6�9�6�9“对于朝堂议定的这个美谥,太宗孝文皇帝当年,也是点头认可了的。”

    �6�9�6�9“太后实在不该在绛武侯周勃身上,再做出这样负面的评价……”

    �6�9�6�9看似是义正言辞,实则却也温声细语、小心翼翼的道出这番话,袁盎的双眸只一眨不眨锁定在窦太后身上,随时准备止住话头,改‘劝’为‘哄’。

    �6�9�6�9好在这一次,窦太后并没有像方才那般,一反常态的被袁盎点炸。

    �6�9�6�9只见窦太后闻言,先是深吸一口气,又将其缓缓吐出;

    �6�9�6�9似是将怒火按捺下去些许,才抿紧嘴唇,稍侧过身,大致望向袁盎脖子以上的位置。

    �6�9�6�9——具体的人脸五官,窦太后已经看不清了。

    �6�9�6�9能辨认出一个‘脑袋’的形状,都还是因为光线足够充足。

    �6�9�6�9“谢太后……”

    �6�9�6�9见窦太后稍冷静下来了些,

第130章 太尉周亚夫之祸?(1/5),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