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蜀锦人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四章 提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季英英咽下汤,抽了帕子擦了嘴,慢吞吞地抬头。这是季氏和嬷嬷们训练的结果。季氏告诉她,如果遇到让你感到诧异的事情,最好的反应就是拖延时间,让自己适应。

    小栈里突然出现的陌生贵妇。穿着绸衣的侍女认得自己。衙门里还审着案子,季英英不多心都不行。

    “我是季二娘。”她露出浅浅的笑容,“姐姐有什么事吗?”

    雪青恭顺地说道:“我家太太想请小娘子移步品茶。”

    季英英望了过去。

    不到盏茶的工夫,靠墙铺设的座席四周又围起一重青色的布障。

    带来的婆子和侍婢肃手站在布障外。一位侍女拿出了一套茶具,从一只白瓷瓶里倒出一瓯清水来,娴静地煎起茶来。

    想不令人吃惊都难。方才堂间还有人在高谈,此时全停了下来。掌柜手足无措地躬身立在旁边,脸上的笑容都有点僵硬了。

    “季福叔,你算着时辰去衙门迎一下哥哥,告诉他我们在这里暂时避避风雪。”季英英吩咐完,带着湘儿走了过去。

    她看了眼外面站着的侍婢,吩咐湘儿留在外面,独自走进了布障。

    地上已经重新铺了块红色织花的波斯地毯。那张用碱水刷得发白的桦木案几上罩上了一方蓝底织菱形纹锦,四角坠着长长的缨络。上面摆着只拳头大小的铜香炉,一缕香的青烟袅袅升腾而起。一经布置,这里和外面简陋的大堂俨然是两个世界。

    今天的雪不算太大,地上尚未铺满。一路行来,季英英的鹿皮靴沾满了泥水。她实在不忍心在那方昂贵的地毯上踩出脚印,站在地毯外欠身行了礼:“多谢太太的款待。踩脏了这么美的地毯,恐会影响太太吃茶的心情。”

    杨石氏是刻意如此铺陈,见季英英嘴里说着惶恐,脸色依然平静,暗赞了声季氏教的不输大家闺秀,心里多了两分欢喜。她朝季英英笑道:“不妨事。地毯就是让人踩的。过来坐吧。”

    季英英谢过后,就大方走了过去。在案几对面的锦垫上跽坐下来。她暗忖着杨石氏的年纪,心里猜测着她会不会是长安的外祖母。哎,怎么可能呢,就算真的是外祖母,也不会屈尊降贵地亲自来这小栈见母亲。她半垂着眼问道:“不知太太如何称呼?二娘以前似乎并未见过太太。”

    “这是我家大太太,家住益州城的杨家巷。”雪青适时地介绍了杨石氏的身份。

    锦王杨家的大太太?季英英努力保持着镇静,蓦然瞪大的眼睛仍泄露了她的惊讶。

    依然还是个孩子啊。杨石氏慈爱的笑了。

    这时,侍女用端在红漆木盘端着两碗茶汤呈了上来。借着品茶的工夫,季英英慢慢消化着杨石氏出现的动机。

    看来季家这场官司,关注的人并不少。赵修缘一早出现在官衙门口。杨石氏又亲自寻到小栈。季英英想起了被杨静渊拾走的那方锦帕,淡淡的悲哀泛了起来。风雪天,杨家的当家主母亲自来到小栈见自己。她可以肯定,杨家是来示好的。

    杨石氏饮茶的时候也在观察季英英。这是个美丽懂礼的小娘子。虽然还不能老练地掩饰住心事,能镇定面对自己,已经不容易了。她放下茶盏,用帕子印了印嘴角,感慨道:“我家常年在浣花染坊订染丝线。听说季家惹了官司。季太太病着也赶来听审。妾身本该前望探视,又担心让季太太费神起身招待,反倒不美。你母亲现在可好?”

    季英英礼貌地谢过:“杨太太费心了。家母只是精神差些,静养些日子就好了。”

    “雪青,去接顾老先生给季太太诊脉。”杨石氏吩咐道。

    杨大太太还没开出条件来,她怎敢先领情。季英英下意识地想拒绝。

    杨石氏笑着解释道:“顾老先生原是京中御医。上个月才告老返乡,回益州城定居。非寻常郎中可比。就冲着这些年浣花染坊和杨家在生意上的交情,请顾老先生给季太太瞧病,也是应该的。”

    “杨太太费心了。”听说是御医,季英英不再拒绝,欠身向杨石氏行礼。

    布障围出了一方私密的空间。案几下的烘笼烧得正暖。季英英端正地跽坐着,等待杨石氏开条件。

    “我见过你绣的那方菊帕。很喜欢。”

    她就知道,一定是因为那方帕子。一副斗锦,谁家拿出来的,就是谁的。就算是自己为赵家配色,赵家也是名副其实的锦王。杨家示好,也不可能让赵家把锦王匾额送到杨家去。杨大太太是看上了自己的配色技艺吗?其实不用杨家招揽,她断不会再为赵家配色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家是杨家和季家共同的敌人。

    季英英想清楚这点,谦虚地说道:“小技耳,难登大雅之堂。取了个巧字罢了。”

    杨石氏轻巧地试探,得了季英英这么一句回复,颇有点惊讶她的反应。她呵呵笑道:“是啊,颇为巧妙。”

    这时季英英微抬起眼,和杨石氏轻轻一碰,就移开了。

    这个巧,说的是赵家得锦王得了巧。也说的是赵家碰巧得了她季英英的配色法子。

    杨静

第一百零四章 提亲(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