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代重组家庭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70 章 搭烤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铺子开起来,并不是就万事大吉,相反才是刚刚开始。

    怎么把生意做起来,才是极紧要。

    万事起头难,铺子新开,且位置又偏,一个晌午除做几个过路生意,只贾老板一个熟。

    想赚钱,这是远远不够的。

    当务之急不光要把开铺子的消息宣扬出去,还要出新糕。

    眼下就几个品种,还是太少。

    杜巧娘会做的花样并不只这些,之前在家中,因条件有限只能做蒸糕。

    等烤炉搭建起来,能做的更多。

    搭烤炉这活先前问过宋大江,他只会砌锅灶,没把握搭成。

    只能等杜巧娘过来亲自看着搭。

    先前她还在月子,今日忙开张,估摸着明后日会过来一趟。

    总之材料已经备齐,只等她人来。

    即使开着铺子,以后的逢集日,喜月也准备照常摆摊子。

    就像嫂子说的能卖出去一块是一块。

    等家人回去,喜月就准备拎着食盒去仙女湖卖糕。

    暂时不能和食香阁比花样多,只能从新鲜上做文章,保证都是新做的糕,至多不超过两日。

    先前都是两人一道去,欢儿不放心她一个人,抢着说她去。

    “你也不过比我大十一个月,不过三里多路,且是大道有什么不放心的?”

    喜月说完又打趣自己一句:“生的也不出挑,没人会对我一个小丫头片子起心思,青天白日的你尽管放心吧。”

    欢儿这才没再阻拦,看她走远,守着铺子也不闲着,有些活计也能做。

    秋高气爽,大宅里出来游玩的人随处可见,有些结伴而行,有些三五成群。

    俱是穿绸衣,打扮的贵气。

    哪怕是镇上的人也是不能比的,更不用提村中做活的农人。

    这感觉就很怪异,相隔不过几里,一边是为生计发愁的穷苦人,一边是衣食无忧的富贵人家。

    来往穿插其中,喜月感觉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异。

    光他们一身的行头,有些都够寻常人家一辈子的吃穿用度。

    很难不产生自卑的感觉。

    更难免心生羡慕。

    过来仙女湖,她时常生出这样的感受。

    尤其看到前拥后簇,富贵不可言的世家子,忍不住要叹自己命不好。

    简直就是富贵迷人眼。

    压下心中思绪,喜月不再多看,湖边道上慢慢走着喊卖糕。

    这才是她真实的生活。

    还是好好努力挣银子吧,说不定未来有一日也能住上这大宅子,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

    人多,买糕的就多,多是当吃个野趣。

    沿湖一圈还没走完,带出来的糕已经卖空。

    自卑、羡慕皆消失不见,只剩感激,庆幸,以及心情大好。

    正准备要回去,路过曹家大宅,瞧见角门上的木兰。

    两人对视上,她冲喜月招手,边朝外边走。

    喜月忙过去。

    寻人的事正在物色,方一开口就被木兰打断,她从怀中掏出一个荷包塞过来。

    有些重量,硬硬的,摸起来就是银子及铜钱。

    喜月不解这是为何,下意识就想推回去。

    木兰急道:“赎身钱先放你那里。”

    前天撞到同屋的小丫头翻她箱子,惊出一身冷汗来,要真被她摸去,哭都没地哭。

    无凭无据的,主家才懒得管这事。

    “她穿红带绿爱俏,月银不够用竟做出这样的下作事,与这样的人住同一间屋子可真倒霉。”

    木兰抱怨两声,又道:“我信妹妹,你尽管拿着好了。”

    竟是毫无防备全心全意信任她。

    喜月这人重义气,当即把银子收下:“不会少你一个子。”

    说两句寻人之事,木兰就要回去当差。

    一步三回头的进去,喜月皱眉咬唇,心道得想法子尽快赎她出来。

    回去后也没与家人提,把银子锁去衣裳箱子。

    家里成天有人,绝对不会被贼偷去。

    果然如喜月所想,次日用过早饭杜巧娘抱着圆月,和宋常贵、宋大江一道来了镇上。

    看到糕点铺的木屋子,不住夸杨应和手艺好。

    她来是为搭烤炉,来时一路上大致说过建法,宋大江和宋常贵过来就忙活起来。

    杨应和也停下木活搭把手。

    烤炉就挨着灶房搭,三个人搭的很快,小半天就垒出下面的烧火灶。

    灶口安上铁皮,届时不让热气往外散。

    再往上,就要垒烤洞,二尺多长,一尺多高,一高一低间隔两层,四周贴上铁皮。

    洞口亦装有铁皮。

    这烤炉光用铁都花去二两银子。

    喜月手中已经没钱,这银子是向宋常贵借的,等以后赚到银子,定是要还回去的。

第 70 章 搭烤炉(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