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轻松的活,做着却是辛苦,没一会喜月就开始手臂发酸。
杜巧娘接过她手中的木杆推动磨盘:“我就说做糕不是件容易的事。”
喜月甩着发酸的胳膊:“等以后赚到钱,买头毛驴拉磨。”
家人轮流体验一番,绿豆粉也就磨了出来。
杜巧娘心里虽有些不自信,但当真正开始上手做,仿佛每一步都刻在骨子里一般的自然。
用竹筛筛一遍,长条模子里铺上细纱布,开水上锅蒸。
估摸着约有个一刻多钟的时间取出。
添上磨成粉的糖粉,再加上一些水,她上手捏试软硬。
一捏成型,一按又成粉。
喜月在旁边问:“这样行吗?”
杜巧娘点点头,用木杵压实又放进锅里蒸。
舒出一口气,她道:“就看做成味道如何。”
青成、石头、阿圆围在灶房门口,眼巴巴盯着锅。
喜月心里也不免有些紧张,万一得到不好的反馈,娘又会害怕退缩。
宋腊梅做着绣活,在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待会就是不好吃,她也会说好吃。
宋常贵甚至在心里准备安慰的说词,类似一次做不成那就再来一次云云。
一刻钟过去,喜月把火架掉,杜巧娘掀开锅盖。
闻到熟悉的糕香气。
青成迫不及待:“娘,我帮你尝味。”
石头和阿圆也抢着说:“阿奶,我来帮你。”
“现在烫着呢,别急,每个人都有。”
“娘我已经闻到香味,肯定很好吃。”
“阿奶,我也闻到了甜甜的味道。”
阿圆奶声奶气的说。
杜巧娘带着笑意,拽着纱布脱模出来,用刀切成骨牌大小。
有个二十多来块。
“给我,给我,先给我。”
三个小的抢着要。
杜巧娘最先递给阿圆:“她最小,你们得让着她。”
这回青成不再抢:“再给石头,然后是我。”
“青成这个小叔叔可真好。”
喜月一句夸奖,令青成笑起来。
等拿到手,三人迫不及等咬一口,齐道:“娘(阿奶)好吃。”
“腊梅,春兰,常贵,都快来尝一尝。”
喜月不等她喊就已经递给欢儿一块,自己也拿一块咬起来。
绿豆味很浓,比之前七月半大哥买的还好吃。
“我拿一块去给大哥尝尝。”
喜月捏一块糕,小跑朝西院去,进院直接塞到杨应和嘴里:“咋样?好吃吧?”
以前杨应和也吃过杜巧娘做过的糕,对她的手艺根本就不担心:“好吃,娘做的当然好吃。”
“她这下应该就不会再担心了。”
喜月心里终于轻快起来。
宋腊梅准备的说词还是说了出来,不过是真心觉得好吃,而不是为安慰。
宋常贵吃着糕早把打的腹稿忘去脑后,一个劲的夸杜巧娘:“巧娘你可真厉害,比我在街上买的还好吃。”
杜巧娘笑笑:“哪有这么夸张。”
“是真的,真的好吃。”
这话杜巧娘信的,与街上卖的不差什么。
她生出信心,这还是最基本的,她会的花样还多着呢。
“明天给你们做桂花糕。”
一口把绿豆糕吃下,她着急忙慌的去泡米,一种是粳米,一种是糯米。
这都是上回在镇上买回来的。
做桂花糕更为麻烦,光米都要提前一天泡。
用布帕子包六块出来,让喜月送去给徐氏他们尝尝。
又拿四块让欢儿去后林给宋大爷和成云。
家里这些人尝过,又送人,案上就只剩四块。
青成很烦恼,这要怎么分?
杜巧娘看他苦恼的拧起眉头,笑了笑:“你们一人一块,剩下的给大姐。”
宋腊梅连忙摆手:“给喜月和欢儿吧。”
宋大爷家离的近,欢儿很快就回来了,杜巧娘一人掰一半:“喜月以前常吃,她不会在意的。”
欢儿和宋腊梅这才接过去吃了。
随喜月回来的还有徐氏,她进门就笑吟吟叫着杜巧娘:“没想到你还真会做糕,且味道不差。”
此时杜巧娘浑身自信,比平日笑容更胜一分:“好久没做过,都有些手生。”
“手生还做的这般好,常贵娶到你,真是走了大运,人能干性子又好。”
“也多亏喜月坚持,若不然这手艺就可惜了。”
徐氏忍不住去打量喜月,心道娘家侄子里有年纪相仿的,只等过个年把再透露点口风。
及早争取成为自家人。
毕竟肥水不流外家田。
她如是这般想着。
这次绿豆糕的成功,不仅让杜巧娘生出信心
第 30 章 生出信心(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