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程寂怕入秋了赶不上云城盛景,于是路上换了好几匹快马。姜雪时害怕他吃不消,“不必这般着急,沿途的风景亦可入眼!”
“也好,不如在前面的山庄逗留一天,好过一直赶路!”
姜雪时点点头,“我也正有此意!”
从大路绕到小路,一条小溪涓涓细流,有几位大姐在旁边浣洗衣物,一直在说笑,棒槌声响彻山谷,阵阵回响。
“咕咕咕咕,跟我玩呀!”
姜雪时听见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心下想着当是个妙龄女子,在逗可爱的婴儿。
不料旁边树墩上,放在背篓里的小孩突然被吓哭了,姜雪时回过头去,只见满头编着小辫的女子,拿着手中的鸡腿塞到小孩嘴边。
“哎呀,你怎么哭了,我给你吃鸡腿,不哭不哭!”
“傻大姐,你怎么又跑出来了!”拿着棒槌的妇女忙赶上岸吆喝。
“傻大姐”回过头,姜雪时愣了愣,竟已经满脸皱纹,年过半百了。
她的声音还是那么稚嫩,笑容也依旧纯真,拿着鸡腿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样让人心疼。
“我……我不是故意的!”
妇人似乎认识她,碍于对方的身份,没有对她发脾气。
“娃娃睡着了,就不要喊他嘛!我知道大姐喜欢孩子,可是他还小不会走路,不能陪你玩!”
不知她有没有听懂,只是眼巴巴看着年轻妇女把孩子背走,她失落的折断了树枝,往一条杂草丛中去了。
姜雪时与程寂又继续上路,刚刚还担心有争执,这些淳朴的人们还是非常善良的。
秋季雨水量少,这里的河流却不曾枯竭,绕着山走了一个时辰,路上零零散散几户人家,在桃园的周围,中央有池塘灌溉,池中有小亭,石墩错落搭建在水里,真是到了陶渊明口中的桃花源。
山中鸟鸣声不断,与村里的鸡犬此起彼伏,一行白鹭从路旁边的小溪旁直冲云霄,垂钓的老人拿着篓子喊道:“喂~路过的公子小姐,要不要买鱼,新鲜肥美,甘甜滋补!”
程寂回道:“不需要了,看人家自个儿留着吃吧!”
这是姜雪时第一次听他这么大声音叫唤,有来有回还挺温馨。
本以为就这么结束了,谁知那人又叫:“我不收你钱送你们两条啊,鱼太多了吃不完!”
两个人对视一眼,皆是疑惑。
接着那老人穿着草鞋已经跑了过来,身边还跟着一条小黑狗,手上两条鱼足有五斤多,用草绳从鱼鳃里穿过,还在不断的挣扎。
“我平时没事就喜欢跑来钓鱼,那池塘里的鱼不能钓,小溪里面的可干净着呢。来,送你们两条,我跟我娘子也吃不完!”
这人太热情了,姜雪时这下不买都不好意思,于是也拿出二十文钱:“我们怎好意思白拿您的,您接着吧!”
那人推拒道:“说送给你们就是送的,我可不是为了卖它才送给你们,我看你们俩像商人,想必是向我们庄主买桃的吧!今年雨水充沛,桃用布包的严实,鸟儿都没吃几个,又大又甜!”
就这么白白拿了人家两条鱼,姜雪时只好厚着脸皮收下了。
“老人家,您住哪?”
“看见没,对面那半山腰上门口有个大碾子就是我家!”
他如此自豪的说着,想必在村里也算得上富甲一方,他心情如此开朗,一定能长命百岁的。
“这全村人都得去你那里碾米,一年也能挣下不少吧?”
“诶,都乡里乡亲的,谈什么钱不钱。我和我老伴无儿无女的,攒那么多钱给谁用呢!春天播种栽种的时候,不都是那些孩子来帮忙,秋季挑稻子他们怕我累着,都抢着给我干活,跟我像亲人似的,其实我身体还硬朗着,没儿孙也享了儿孙福喽!”
听完他的话,姜雪时真的佩服他的心境开阔,没有传宗接代的子嗣,村里的年轻一辈都成了他的孩子,虽然没在一处住,却能日日相见,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姜雪时告谢后,准备向老者询问,又见一老人急匆匆赶来:“鱼伯,可见过我家小姐?”
“你是说傻大姐?”
“可不是嘛,我以为这桃林拦着她出不去,谁曾想她找桃从树上跳出去了,我睡个午觉的功夫就跑了!”
“我钓鱼没注意啊,她平时也不来我这看鱼,说不定去稻场跟孩子们摘花生去了!”鱼伯安慰他。
他一身仆从模样,想必是看林子的,脸都皱成一团。抱怨道:“找过了,没有啊!”
姜雪时提醒道:“我们二人从山下过来时倒是见到过一个大姐,是不是满头扎着小辫子的?”
“对对对!”那人听了急得拍大腿,手不停的颤抖,“这可如何是好,跑这么远必定要惊动庄主了!”
姜雪时便提议道:“我看这路还挺好走,我们一路走上来花了一个时辰,你骑着我的马去瞧瞧,就在那洗衣服的地方有个大树墩,她朝丛林小路走了!”
那仆从也
第266章 误入桃花庄(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