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梧桐林李迎风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你会离开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95年春节将至。梧桐大院家家户户忙着杀过年猪、做腊肉。

    从腊月二十到三十,大院的石磨便开始从早磨到晚,大家排着队用它磨豆腐和汤圆粑粑,这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两样东西,少了他们就不算过年。

    用石磨的邻居很多,却没有出现拥挤争抢的局面,各家相互谦让你来、你先来。

    搭把手的事情常有发生。推磨需要两个人,一人推,另一个人不停往磨洞里放米或者黄豆,如果家里有事,需回家一趟,其他人积极上前相助。上家用完,很自觉的把磨子冲洗干净,方便后面的人使用。

    妇女们一边推着磨,一边笑着讨论谁家今年豆腐做得多,谁家做得少;谁家汤圆粑粑糯米放得多,谁家放得少。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这一方小小磨头拉得很近,很温暖。

    轮到我家时,爷爷推磨,妈妈放米,我在一旁照顾摇篮里的弟弟,他叫李小禹,一个整天吃了就睡、睡了就吃的小婴儿。

    排在我家后面的是张婶,她一边等,一边说话逗我。

    “小暄,你喜欢弟弟吗?”张婶问。

    “还行。”我说。

    张婶笑了。“还行是什么意思?不喜欢?”

    “喜欢。”我说。

    大人就是这样,凡事需要听到确切的回答,否则一直追问,誓不罢休。

    “如果妈妈再给你生一个呢?”

    我想了想。“不行,太多了。”

    她和妈妈被我逗笑。

    爷爷说:“现在一儿一女,好着哩!”

    张婶说:“一儿一女是好,可我家大洪,有跟没有一样,这次期末考试,数学考了十几分,英语更是个位数。光学习差也就算了,整天干些偷鸡摸狗、上房揭瓦的事,我跟他爸的脸被他丢尽了。我要再年轻几岁,就再生一个,把这个恼人的东西送走。”

    “他都上初中的人了,送出去谁要,谁敢要!即使真有那一天,只怕你舍不得。再说,现在计划生育抓得紧,有心也无力啊。”妈妈说。

    张婶咂嘴赞同道:“说的也是,这么个混世魔王,谁要他谁倒霉。再生一个,哪那么容易,万一再生出这么个让人闹心肝的玩意儿,还不如不生。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不是?”

    妈妈只是笑笑,没有跟腔,继续往磨口里填米。

    “呃,有件事你听说没有?”张婶突然扬起眉,刚想起什么事似的,煞有介事地问。大喇叭的她,可不是浪得虚名,她的耳朵比别人灵敏十倍,十里以外发生的事,她总是梧桐大院第一个知道的人。

    “啥事?”妈妈问。

    “今天林中泽和李玲要来。”

    “他俩一起吗?”

    “是呀。”

    “这倒少见,他们不是谁也不见谁吗?”

    “是有原因的。这回他们准备把接林浩回县里,不住梧桐大院了。”

    林浩哥要走?乍一听,我难过起来。“啊!林浩哥要走了吗?”我插嘴问道。

    “大人说话,小孩别打岔。”妈妈瞪了我一眼。

    “听周婶说,他们谈好了,林浩跟着林中泽。”张婶继续说道。

    “李玲愿意呀?”

    “同意了。她再嫁的那个男人也有一个儿子,两个孩子在一起,不好处。”

    “说的也是。不过,林中泽能照顾好林浩吗?当爸的,可没有当妈的心细。”

    “人家有钱有势,可以请保姆啊。这个林中泽有本事得很,现在可是县长,整个陵江市都找不出他这么年轻的县长。”

    他们谈论的事情我不感兴趣,只在乎林浩哥。

    我放下小禹,跑到对岸竹林去找他。周奶奶说他不在。

    池塘那边传来热闹非凡的喧哗声,今天打鱼,引来众人围观,想必林浩哥也在。

    我闻声而去。

    十几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把带有沉子的拦网拖入水中直到对岸,形成一堵绿色的网墙,将整个池塘拦住。拦网两边各站几人,拖曳着渔网向前拉,可能担心鱼儿漏网,他们走得很慢。

    我在聚集的人群中找到林浩哥。他正和大洪雷雷一起,探着头自顾自指挥那些曳网而过的捕鱼人。

    “小暄,你来得正好,马上收网了。”他兴奋地对我说。

    我拉住他的衣角。“林浩哥,我有事问你。”

    “什么事?”

    “听他们说,你爸爸妈妈今天要把你接回县里,以后不住梧桐大院了。”

    他满不在乎地说:“我才不会跟他们回去。”

    “他们可是大人。”我说。

    “大人怎么啦,外公外婆比他们还大。你要问的就是这个吗?”

    “嗯。”

    “嗨——!我还以为啥事呢。”

    “你真的不走吗?”

    “这里这么好玩儿,我当然不走。”

    “你不走,我真是太开心了。”我抑制不住地跳起来。

    “他,还有

第13章 你会离开吗(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