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惊胆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 七十年代知青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国栋伸手帮着他把身后的牛壮放下来。

    时萋与其他几人连忙上前帮忙。

    “牛壮叔这是出什么事了?”韩国栋边接人边询问道。

    杨大山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他整个手掌都在抖,也不知道是脱了力还是吓的:“俺俩想找点肉吃,就跑的远了点。牛壮没留意脚底下,出溜下去了,韩知青你帮忙背一下。”

    韩知青点了头,喊张宝辉和刘志向帮他把人扶到自己背上。

    “先别忙。”

    时萋撸开牛壮的裤管,一条腿明显折了错位的地方现在肿胀异常。

    “哎,哎。小知青你干啥?可不敢乱动。”杨大山连忙制止。

    时萋摸了摸折成两节的腿骨,折断端已经旋转了角度。

    “给他固定一下腿再走,不然这么晃荡下去,到了村里腿也废了。”

    江淑月惊讶:“方时期你还懂这个呢?”

    “家里亲戚有在医院工作的。”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谁知道她家亲戚都是干嘛的,她说有,就是有。

    这话一出,周围人的目光瞬间不同了。

    崇拜、信任交织在一起。

    仿佛家里有一个医生亲戚,这人就会治病。

    这种理论莫名其妙又理所当然。

    杨大山一听,瞬间觉得时萋无比可靠:“小知青有文化,你说咋弄就咋弄。”

    时萋扯了扯嘴角,从兜里掏出一张手绢,叠了叠塞进牛壮嘴里。

    他这会意识处于半清醒,能发出细微的无意识的呻吟。

    杨大山还不知道她这是要干什么。

    但片刻后,他就知道了。

    小知青两手拿着牛壮的腿一扭一折。

    就见牛壮瞬间惨叫出声,一口咬在那手绢上。

    若是不塞上他的嘴,说不定会要掉半截舌头去。

    杨大山呲牙咧嘴,他看着都替牛壮疼。

    “壮子,你忍一忍啊。”

    牛壮根本没回话,他之前就疼晕了。

    这回的疼痛又刺激了他一回,脑子里浑浑噩噩对外界已经没什么感知了。

    正好了骨头,时萋又掏了一包药粉撒上去,然后包扎,再拿了几条粗直的柴火削了削,将宽木条捆到骨折部位固定。

    半山腰上什么也没有,荒郊野岭的,就这样的条件了,勉强也能应付到回村。

    “小方知青,你还随身带着药呢!”

    时萋敷衍的应了一声:“亲戚给准备的,以备不时之需。”

    杨大山啧啧啧的赞叹:“小方知青可真不简单,看着捆的就像那么回事。”

    时萋趁着给牛壮包扎时,简单摸了下脉,发现没什么大碍就松了手。

    记忆里这时候对中医大夫很不友好。

    关牛棚都是轻的,还有些老大夫被混乱中打死的。

    是以,她连银针都不敢往外露,把脉也是看似随意的掐了掐。

    周围这几个刚认识的人,万一谁心里存着坏再去举报她一下怎么整。

    所以她现在救人用的方法都是挑不出错的,也没露什么把柄出来。

    人心各肚皮,看着一个个都不错,但谁拿自己去赌呢?

    腿骨固定好之后,一行人收拾了便往村里赶。

    韩国栋到底是在村里练出来了,身上有一把力气。

    和杨大山倒了几次手把人背回村里。

    至于张宝辉和刘志向。

    俩人扛柴火都费劲,就别提扛人下山了。

    进村后,韩国栋和杨大山一块去了牛壮家。

    也想叫时萋一块了,时萋摇头指了指柴火。

    韩国栋想了想也没多说,他这属于好人好事,必须得留名。

    方时期不去就算了,到时候他给方时期说几句。

    保准比人过去还管用。

    在西代村这两年,他可是知道了。

    在村里名声好,吃的就开,后面分粮,分工都不吃亏。

    即便没有实际的好处,村里人乐意给他们行方便,也会好过许多。

    余下时萋三人拖拽着柴火往知青点走。

    刘志向嘴里抱怨着:“要是次次都这么捡柴火,我可受不了。”

    “借个自行车之类的能好一点。”江淑月道。

    “你想的还怪好的,这村里估计就没一辆自行车。”

    时萋搓了搓手,路程太远是不好干:“有自行车也都是宝贝,不能借给人拉柴火用。不过板车应该好借。”

    “对对,我们看看谁家有板车,到时候借来,一天多跑两趟就能拉够量。”

    几人为了转移注意力,一路都讨论的热火朝天,等进了院儿摞好柴火后就再没力气了,纷纷回屋歇着。

    韩国栋回来后,简单的说了一下牛壮的情况。

    牛家也没说把人送医院,只是找了村里的赤脚大夫开点药。

    这个年代,人

第63章 七十年代知青6(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