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府站在二楼靠窗的位置,用西洋镜看着下面繁忙的运粮队伍,恨得牙痒痒。
好你个李问学!
徐知府竟不知道自己手底下有这样的能人,在不接触地方粮库,不花费任何现银的情况下,居然还能筹集到五十万石的粮食。
亏他这些日子日日巡查府内各地的粮库,又命手下把守着各地的钱庄,就这样都没防住!
在李知州的运作下,多的像周家这样的大户,一口气献出五万石的粮食,少的人家也拿出有三千石的粮食。
徐知府透过手里这西洋镜的小镜,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运输粮食队伍的尽头。
他的脸色也一点点变得难看起来。
徐知府小心谨慎地讨好道:“华主事,我们的人已经将这里都包围起来了,只要您一声令下,就可将他们一网打尽。”
华主事:“再等等吧,五十万石的粮食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这饶州的知州倒是个人物,办事也利索。
我们不妨借他的手,先把五十万石的粮食弄到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五十万石的粮食,华主事同样看中了。
徐知府一直在看华主事的脸色,不知道自己的上峰是不是在说反话。
华主事正在翻看着送来的情报。
上面仔细写着李祥一行人到饶州境内后做的所有事情。
李祥似乎找了一个行为泼辣的女子伪装成他的妻子,以掩盖他太监的身份。
以冯公公义子的身份,主动联系了饶州的知州。
饶州知州这人也有点意思。
有能力,但是迟迟不得晋升,于是成了李祥选中的目标。
万民伞、向陛下献粮食,据说冯公公还想要借机会向陛下进言,将运河往南延伸至江省。
若是此次饶州立了头功,江省境内唯一的码头就会建在这里。
华主事忍不住在想,若李祥的这一套说辞放在自己的面前,换位思考他能不能忍住不吞这个饵?
答案是不能!
华主事:“李祥的卷宗呢,在哪里?”
当初陛下点名要康明督办军粮一事,户部的大人们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他身上。
李祥不过是冯公公推荐的一个酒醋面局的掌宫,又在得了权柄之后去顺天城的各大粮坊招摇撞市,用权势欺人。
最后被人在顺天城郊外离奇射杀。
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叫李祥的小太监已经死了。
没想到他用了金蝉脱壳之计,假死遁走。
在江省知府的眼皮子底下,这么快就筹集到了一批足够威胁道户部的粮食,甚至他全程连一两银子都没花。
此等心机和手段,若让这个李祥回到顺天,从此在陛下面前平步青云,朝堂之上就又多了一个可以搅动风云的宦官!
华主事已经打定主意,相较于扣押这五十万石的粮食,就地格杀李祥更为重要!
决不能让他活着回到顺天!
——
郊外的一处孤山上,徐靖带着人埋伏在那里。
从孤山上往下看去,四面八方运输粮食的队伍,就像密密麻麻的蚁群。
徐靖看着手中的线报,眉头紧锁。
户部的人马已经早早埋伏在了周围,这也逼得徐靖不得不退守在孤山。
李祥自以为隐秘的动作,其实有些掩耳盗铃,被户部察觉到并不意外。
只是户部的人马一直没有动静,这让徐靖不得不警觉起来。
站在户部的立场,发现李祥踪迹的第一时间就应该要杀人灭口才对。
像如今这样按兵不动,倒像是别有所图。
徐靖看着山脚下的运输队伍,很快明白了对方的用意。
对方要借机吃下李祥筹集到的五十万石粮食。
甚至徐靖马上就联想到,除了户部,换做任何一方人马都无法顺利隐藏住这么大一批粮食。
分散在江省的各地方粮库,可以悄无声息地私吞掉这五十万石粮食。
朝廷采购、调拨粮食的时候,要经过户部的层层扒皮。
若掉转过来,户部想要私吞这批粮食,用这一批粮食来弥补户部的窟窿,新粮顶替库里的陈粮,再更改入库粮食的价格,又能再挣一笔。
想清楚户部的意图,徐靖反倒是放松下来。
李祥现在就是块最好的鱼饵。
他只要耐心等待户部的人马露出马脚即可!
——
李祥这边已经被马上到手的功劳冲昏了头脑。
他看着一点点汇集起来的粮食,感慨一切都那么的顺利。
唯有宁明歌嗅到了一丝不对劲。
宁明歌:“李祥,我们要先离开了。”
李祥:“啊?那这些粮食怎么办?”
天大的功劳就要到手了,他怎么肯假手于人?
宁明歌:“三十万石的粮
第231章 杀机尽现(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