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换亲你逼的,我一品诰命了你哭什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3章 惧内的李衙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明歌还补充了许多的细节。

    李祥疑惑道:“徐夫人,我们借用冯公公干儿子的身份,是要做什么?”

    宁明歌凌厉的目光射来:“还叫徐夫人?”

    李祥吞吞吐吐道:“夫…夫人。”

    那窝囊样子,倒是有了七分惧内的模样。

    宁明歌这才解释道:“康明留在顺天,唯一的用处就是拖住户部。

    如今除了陛下,没有人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

    江省作为我朝的粮仓,马上又要秋收了,并不缺粮。

    缺的是如何让当地的乡绅们主动献粮。”

    李祥忍不住重复道:“主动献粮?”

    听徐夫人这话的意思,这粮食她是一文钱都不想掏啊!

    宁明歌:“户部那边不是傻子,相反他们是对银子最敏感的一批人。

    陛下给我们的银子,虽然出自淮阳王,可大批的现银调拨,一定会引起户部的注意。

    这样我们先前的那些功夫就都白费了。”

    李祥的脑子根本跟不上宁明歌的节奏,“可一分钱不花,他们凭什么主动把手里的粮食交出来?”

    宁明歌:“江省作为全国的粮仓,粮食交得多,但是税银却没有江南几个富裕的省交得多。

    居民能够吃饱饭,民风相对就没那么彪悍,朝廷在这里的用兵也少。

    若将江省比作一个孩子的话。

    他既没有早早出去工作的老大能挣钱。

    又没有还在哭闹的小弟得家长的重视。

    也就是民间说的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

    李祥,你说做家里的老二,最渴望什么?”

    李祥对上宁明歌的视线,下意识开始躲避。

    不能怪李祥多想,因为他就是宁明歌口中的那个老二。

    当真就是爹不疼娘不爱,才会小小年纪被卖到宫中。

    李祥沉默了一会才说道:“应该是想要受到父母的认可吧!”

    宁明歌还不知道自己戳中了李祥的心事,继续道:“顺天开凿运河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开了。

    江省作为粮食产地,运河对这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作为家中不受重视的老二,该如何让坐在顺天城龙椅上,这片天下最大的父母,记起江省的好呢?

    这个时候从顺天城出来,替冯公公办事的干儿子,顺路经过江省,你若是江省的父母官,该如何呢?”

    似乎是印证了宁明歌的这番话,眼看就要到了江省境内的饶州府,郊外伫立着一排官员。

    都察院暗探伪装的马夫递来消息,“老爷、夫人,前面饶州的知州相迎,需不需要停下来打声招呼?”

    谁?

    饶州知州怎么会提前得到了风声?

    李祥慌得六神无主,只能看向宁明歌。

    后者安慰道:“是我提前透露的消息。

    江省沿路应该都知道冯公公的义子经过这里。

    饶州属于中州,知州不过五品官。

    夫君你行走在顺天,遇见比对方小的官,只怕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你唯一害怕的,只有你的夫人。”

    宁明歌一口一个夫君地叫唤着,李祥感觉浑身都不自在。

    他紧张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有种脑袋随时要不在的恐惧。

    李祥:“夫…夫人,等下我该说什么?”

    宁明歌:“不必多说,拿出你在梁氏粮坊的那一套,拿鼻孔看人就行。

    剩下的,我自会应对。”

    说着宁明歌往李祥的手中塞了一个葫芦,李祥并不陌生。

    这是玩蛐蛐用的。

    宁明歌:“等下你若紧张不知如何应对,就拿出来玩一会。”

    李祥紧张地咽了咽口水,麻木地点点头。

    马车停了下来。

    宁明歌掀开车帘,外面传来饶州知州的声音,“饶州知州李传明,携同知王定坤恭迎李衙内。

    李衙内一路车马劳顿,我们特设接风宴,不知道可否赏脸应邀?”

    李祥在宫里伺候人惯了,宁明歌才有了起身的意思,他已经率先下了马,搬了凳子伸出手去扶。

    宁明歌轻咳一声,李祥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这不是在宫里。

    于是刻意挺起胸膛站在马车边上。

    只是他的视线还是不由自主地看向宁明歌。

    宁明歌注意到知州和同知脸上露出戏谑的表情,随即又很快消失了。

    李祥这倒是误打误撞,把一个惧内的丈夫演得入木三分。

    宁明歌没忘记自己的角色,她示意李祥道:“还不快和两位大人打招呼?”

    李祥想到下车前宁明歌的叮嘱,漫不经心地招呼道:“李大人,王大人,幸会。”

    李知州和王同知没有计较李祥的态度,反倒是一脸热情地迎接一行人去了设宴的会馆。

    他们得到

第223章 惧内的李衙内(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