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换亲你逼的,我一品诰命了你哭什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2章 西北候选人,梁国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靖:“我们在梁国公府布置的人手,有没有传来什么消息?”

    副手摇了摇头,“梁怀之那边,并未发现有任何可疑的人员接触。

    倒是梁国公那边,有些反常。”

    宁明歌昏迷的这两天,徐靖没有闲着。

    他在梁国公府布置了大量人手。

    先前梁靖还只是简单地以为,梁国公被人设计陷害入狱,不过是许墨雪报复他时,被西戎细作这只黄雀利用了。

    现在看来,他还是太小看许墨雪了。

    她才是这一切的幕后主使,从审讯结果来看,甚至那些西戎死士都要听从许墨雪的。

    徐靖查案习惯遵循最基本的思维,谁获利那么谁就是幕后主使。

    反之亦是如此。

    梁国公下狱,已知幕后黑手是许墨雪。

    在梁国公入狱期间,国公府发生了最大的事情,就是徐靖分府改姓。

    事件中最大的获益人是梁怀之!

    许墨雪兜兜转转绕了这么一大圈,还是为了自己这个亲生儿子。

    清楚了这个女人的目的,徐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监视梁国公府的一举一动,守株待兔。

    徐靖:“梁国公那边什么动静?”

    副手:“梁国公这几日正在家辛苦操练,听他和梁国公夫人话里话外的意思,他似乎马上就要被启用,披征挂帅!”

    徐靖:“哦?”

    这的确有些奇怪。

    镇国公陷入巫蛊案中,暂时没有能证明其清白的证据。

    加上陛下还在震怒中,甚至就连明歌被掳走这事,陛下都算在了镇国公头上。

    镇国公下狱引来一系列的问题。

    西北军镇守边关多年,近两年更是压得西戎抬不了头。

    如今主帅突然没了,陛下不可能放任边关不稳。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镇国公的兵权该交给谁?

    朝廷上为此争论不休,甚至陛下都还未拿定主意,自己的便宜老爹,已经有把握地提前操练起来了?

    他也不掂量一下自己有几斤几两,西北这个深坑,他也敢跳?

    ——

    皇宫,掌印太监曾帆来寻杨阁老。

    曾帆:“杨大人,陛下找您有事相商。”

    杨阁老搁笔的同时,向对方打听道:“曾公公,不知道陛下找我所为何事?”

    曾帆平日里和杨阁老关系不错,且今日陛下找他不是很要紧的事情,他提醒道:“镇国公入狱,西北军不可长久没有首领,我猜陛下应当是为了这事来找您。”

    杨阁老点点头,有了准备,起身跟着曾帆去陛下那里复命。

    皇帝:“太师,你来了。”

    杨阁老行礼后,等待陛下继续开口。

    皇帝:“镇国公陷入巫蛊一案,你怎么看?”

    杨阁老:“镇国公一介武夫,比起那些玄而又玄的巫蛊东西,他拿着长槊打到顺天,似乎更符合他的脾气。”

    皇帝有些意外,杨阁老平日里对镇国公在西北那边的专政有些不满,今日倒是说了一句公道话。

    镇国公一家蒙冤入狱,皇帝心里未必不清楚,只是镇国公一家在西北太久了,久到超出了皇帝的忍耐。

    皇帝:“这事情闹得满城风雨,里面还有西戎细作从中作梗。就算镇国公没有做这些事,那些腌臜之物从镇国公的院子里翻出来,他也免不了一个失察之罪。

    镇国公人是回来了,可关外西戎、北疆的强敌虎视眈眈,西北军不可一日无首领,朕想重新任命一位西北军的首领。”

    杨阁老并不意外。

    镇国公经营西北多年,那里几乎已经快要成为他私人的领地,没有哪个皇帝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没有此次的巫蛊案,陛下也会找别的理由收回镇国公手里的兵权。

    杨阁老注意到陛下正在注视着他,似乎在等自己的答案,他说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名字,“陛下以为,梁国公如何?”

    皇帝:“梁国公?为何不是河北总督周浜生?”

    周浜生是杨阁老同科周询安的儿子,皇帝以为杨阁老会第一个推荐他。

    杨阁老眼底一寒,装模作样解释道:“周浜生没有打过大规模的仗,手里的兵从来没有超过五万人马。

    派他这么一个小将去统领西北军,不合适!”

    杨阁老这个理由皇帝是认同的,他私底下也和杨阁老的观点一致。

    周浜生资历尚浅,且没见过什么大场面。

    把西北军这二十万人马交到他手上,皇帝自己也不放心。

    刚才不过是他在试探杨阁老。

    皇帝说回到梁国公身上,“梁国公已经移交兵权多年。

    领兵一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梁国公这么多年没有上战场,上来就走马西北,会不会太草率了些?”

    杨阁老:“陛下考虑的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第202章 西北候选人,梁国公(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