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军需官也能打鬼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6章 北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元一九三七年七月三十一日中午,上面人和夫人在庐山宴请胡使、梅一齐、张薄林、陶系声、陈步类一起吃饭,在用餐期间,上面人向众人表示自己已经决定对日本作战,当众人问起军队准备情况时,上面人表示按照目前的武器弹药库存准备来说,可以打六个月。

    当天晚上,102师全体军官在师部作战大厅内通过广播收听了上面人的演讲,上面人在讲话中公开发表了“告抗战全军将士书”,并在讲话中说到:“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这反映了上面人放弃了通过谈判来阻止日本侵略华夏的想法,准备全力开始对日本作战。

    在发表完讲话后,上面人回到了住所的会客室,并让侍卫喊来了军政部陈次长。

    “上面人好”陈次长手中拿着一沓信封,来到了上面人的会客室中。

    上面人放下手中的水杯,微笑的对着陈次长招了招手,让他来到挂在一面墙上的华夏地图面前,问道:“陈次长啊,你选一个吧,是华北还是沪上。”

    陈次长明白,这是上面人在询问他,国府应该选哪个地域和日本军队进行决战,上面人既然已经决定要和日本开战,那肯定就是要打一场大仗的,要不没办法给民众交代,军心也会不稳的。

    如果从目前具体形势来看,选择华北更为妥当。相对于华北,沪上简直可以用易攻难守来形容。

    首先,沪上处于华夏东南沿海,并不属于华夏大陆战略枢纽地位,比不上北边一点的徐州,更比不上三镇,从这个意义来说,沪上的战略地位是远不能和华北相比的。

    其次,从地形上来看,沪上地区接近海岸,向内是一片地势平坦、河网交错的狭小地区,非常不利于大部队的展开。

    再次,由于西元1932年沪上事变的影响,日军在沪上驻扎有好几千的海军陆战部队,同时在海空军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很容易就能在沪上实施登陆,并且很有利于日军发挥陆海空军联合作战的效果。这样的话华夏军队不仅要面临日军陆军、空军的狂轰滥炸,同时还必须面对日本海上联合舰队重型战舰的巨炮。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沪上濒临长江口,形成一个“凸字形”,对日本海军而言,到处都可以找到登陆的合适地点,日军如果一旦再次登陆,就有可能切断沪上华夏作战部队的退路,在沪上未来你的战斗中占得先机。

    因此可以说,如果在沪上展开决战,对日军极其有利,对华夏军队却是极其不利,可以说是以己之短,攻日寇之长,是一场艰难的战役。从战术的角度看,相比于华北,沪上就是个有毒的鸡肋,不仅没有味道,甚至还能置人于死地。

    然而即便如此,陈次长仍斩钉截铁的向上面人说道:“最高长官,卑职认为我们应该在沪上与日寇决战”。

    上面人把目光从墙上的地图上移开,目光灼灼的看着陈次长说道:“哦?陈次长,说说你的想法。”

    陈次长走到地图前,拿起一根指挥杆对着华夏地图解释了起来:“最高长官,目前来看我们和日军在华北战事扩大是肯定的,以日军的战斗力来评估的话,估计很快就会在华北方面进展迅速,如果日军在华北取得了胜利后,他们可以选择向西进攻山西,然后经山西攻入陕西,再从汉中往南可以直逼我华夏的巴蜀地区,或者日军更有可能会集中优势兵力顺着平汉线南下直取我华夏地理中心的三镇,这两种可能性对我国府来说都不是好结果,由于日军拥有强大的机动化部队,若坐北向南,从容攻略我南方各省,我军只会更加被动。”

    上面人听了陈次长的话后,没有出声,而是在思考着陈次长的分析判断,陈次长看了一下上面人,然后继续对着地图说道:“卑职认为,日军如占据华北后,选择直接向南攻击三镇的可能性最大,如果拿下三镇后,日军就可以掌控华中的交通枢纽,向西可窥伺巴蜀等大后方诸省,向东可以捕捉我华夏军队主力进行决战,日军如按照这个步骤前进的话,他们叫嚣的三个月灭亡我华夏的企图还真有可能实现。因为日军从北向南顺利占领了三镇,那么日军将会陆、海军相互配合控制长江中游,而我国府在沪上、金陵的工业就很难顺利向大后方迁徙。没有工业和财税,国府将难以长久支撑。”

    “所以,卑职认为,我们必须在沪上主动发起大规模进攻,把日军主力从华北吸引过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拖延日军进攻三镇的时间,给国府转移人员和工业设置到大后方创造时间和空间,而且,卑职认为这是改变我华夏和日本目前整体态势的好机会,我们不能按照日军设想计划的进攻路线来进行战斗,我们需要将日军原本计划的“由北向南”攻击战略,变为“由东向西”。这样一来,日军由东向西的攻击将会随着深入我华夏腹地而变得非常艰难。因为我国地形西高东低,关中加上巴蜀,自成体系,进可攻、退可守。而沪上所在的华东地区水沼密集,不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向华中腹地推进,卑职相信只要我们能在上海坚持三个月,就能为大后方的建立以及人力物力资源的内迁争取时间。而这,也能保证国府持久作战的实施。”陈次长

第116章 北上?(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