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已是五年光景。
楚国,茅山地段,不知何时,山中却是多了一座道观。
观中有数十位道士在此修行,或打坐冥想、或习练武艺、或点砂画符、或诵读经文。
他们身着朴素,一个个都很年轻。
年龄最大的,也不过刚过及冠之年。
观中供奉的是上清圣人——通天教主,在通天教主左侧,则是黎山老母,右侧却是不属于上清一脉的武夷山帝君林云。
只因林云就是他们所有人的救命恩人、授业恩师,虽说传的是上清道法,但他本人却也和门下弟子挑明了,他不属于上清一脉。
“哞……”
一声啼鸣突然响彻山间,观中的道士们就仿佛得令一般,纷纷奔向外头迎接。
只见一朵祥云自远方飞来,林云坐在白牛背上,身边跟着黎山老母。
在他们身后,还有七、八名身穿道袍、一脸怯生生的童子。
待到祥云落地,为首的两男一女三名道人立即上前,拱手行礼。
“师尊!”
“嗯……不错啊,云清,已经地仙了呢!”
林云看着为首的青年道士,眼中满是赞许。
自从去了一趟地府之后,林云便骑着白牛,在红尘游荡。
因为下界正值春秋乱世,即便林云已经将土豆等良种传播开来,但战乱还是不可避免让很多人无家可归。
林云行走于世间,一边收容那些孤苦无依的孩童、少年,一边拿出仓库中的农产品布施穷苦百姓。
这些孩童、少年,自然就成了他传承上清一脉的种子。
布施,则是顺便赚取一些功德。
当然了,林云可不是全靠自己一个人动手。
他也让那些孩子一同帮忙,有他们参与进来,也能跟着拿一点功德。
虽说微乎其微,但却可以趁着他们还小,培养他们的思想品行。
这其中,云清便是他的首席大弟子,也是目前所有人中资质最高的。
可惜如今这个时代灵气已经消损,否则以云清的资质,别说是地仙了,就是神仙、天仙,也是有可能的。
生错了时代,也算是他的不幸吧!
而茅山,便是林云为这全新的上清一脉选中的道场。
这里或许算不上洞天福地,但也可以说是人杰地灵。
山中的那些个精怪,林云也已经让牛魔王搞定了。
那些业力深重的,一律抓起来给这些刚入道的门人练手。
而那些没啥业力的,则被牛魔王收入麾下,一律打包送去了武夷山,暂时交由苍狸打理。
林云也让牛魔王拉着金犁,在山中开垦出了好几亩地。
现如今,这些山中的门人就算没有林云农产品的支持,也能自种自吃,安稳地生活下来。
林云也给自己创建的门派起了一个合适的名字——茅山上清派,算是作为对通天给予上清传承的回应。
“娘娘,你看我这茅山上清派如何?”
林云看向黎山老母,创建这个门派作为对上清通天的回礼,毕竟是他的一厢情愿。只有得到真正截教亲传的认可,才算是彻底落实了上清的传承。
“不错,虽无大能修士,但这是时事所限,怨不得人!林圣创建的这一脉,当得我上清传承之名!”
黎山老母说道,眼中也满是认可。
事实上,在林云为通天、无当他们塑像通灵之时,无当便有所感应。
如果没有他们的认可,两人的塑像根本就无法完成。
而连通天都认可了这一支,无当自然也没办法反驳。
虽说现在的茅山上清派薄弱了些,但精气神还是有的。
多行善事,除魔卫道,日后未必没有发扬光大的一天。
而得到黎山老母的认可,林云也是露出了笑容,随即看向门人,喝道:“你们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快见过你们黎山师尊!”
“见过师尊!”
“好好好,日后,这茅山派,便隶属于我上清一脉!”
看着这些茅山门人,黎山也很是高兴。
她甚至觉得,自己这些年,是不是白活了。
明明她才是截教嫡传,身负传承上清一脉的重任,然而时至今日,上清一脉都没有在凡间传承下来。
反而是林云,只是在凡间行走几年,便为上清一脉开枝散叶。
但凡她当年也像林云这般在凡间传道,那上清一脉即便依旧薄弱,怕也已经是桃李满天下了。
师尊啊师尊,我等终究是有负这亲传弟子之名啊!
黎山心中感慨着,她也决定了,等回去后,自己也开创一个黎山派,广收门徒……
恍惚间,又是三年光阴。
这三年间,也是发生了很多事。
一方面,林云的母亲朱氏过世了。
不过,林云在此期间,也曾和她说过
第144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