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乒乓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入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乒乓球这项运动,发球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从当年的遮挡式发球大行其道,到后来国际乒联更改规则,不允许遮挡发球。

    从当年抛球没有任何约束,到现在强行要求向上方垂直抛球,并且抛球高度不低于十六厘米。

    从当年各种稀奇古怪的胶皮大行其道,到现在许多胶皮都被裁定为违规。

    从当年各种胶水都能用,到现在正规比赛中不允许使用有机胶水。

    可以说,为了避免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信息不透明”的情况,让比赛尽量公平化,国际乒联在这些年里做了无数的规则修正。

    而发球问题,正是”信息不透明“问题的重灾区。

    到了如今,所有的发球,在慢镜头下都一目了然,理论上说,只要对方观察得够仔细,绝不存在判断不了发球线路和旋转方向的问题。

    所以王超的发球得分,其实跟发球难度毫无关系。

    他的难点在技巧之外,在于“算计”。

    举个例子。

    同样的一个短下旋发球,如果对方预判到了,提前迎上来,就可以强行发力拧拉或是挑打,一板子直接打死都是有可能的。

    但如果对方误以为这是个底线长球,不提前迎上来,那他就唯有选择摆短,先稳一板子。

    而如果他竟然判断这是个快速的偷长,那他会迅速后撤步,当他身形后撤,忽然发现这球竟然是短下旋,他却已经没办法将正在急速后退中的身形拉回来了。

    他将直接吃发球,丢分。

    ——这就是发球的奥妙之所在。

    其精髓,既在于“欺骗”,也在于“预判”。

    发球的人,要想办法欺骗接球的人。

    接球的人,要准确的预判对方的发球。

    这是极高层面的心理博弈。

    很多业余玩家都不知道,其实一场真正的高质量比赛打下来,双方选手首先感觉到的绝不是身体疲惫,而是心力交瘁。

    他们真正累的,是“心”,确切的说,是“脑子”。

    就在王斌的出神间,球场上又已经打过六个回合,比分跳到了9:3,王超领先。

    从3:3开始,他再也没有丢掉一个球,直接连拿了六分。

    到这时,球场外围已经没有队员喧哗了,即便是再没心没肺的人,也开始意识到王超的打法绝对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赵富强和李振国早已停止了争论,两人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有点疼。

    闹了半天,这第三个名额还是王超的,那么,自己跟对方又是争了个什么呢?

    “你……”

    李牧的声音有极细微的颤抖,在这刚刚逐渐安静下来的球馆里,显得格外清晰:“什么时候……研究过我的球?”

    年轻人并不是真正天不怕地不怕的,当你发现对方好像把你彻底看穿的时候,当你发现自己在对方面前仿佛全身赤裸的时候,一样会感觉到某种难言的恐惧。

    王超笑着摇了摇头:“我们这还是第一次交手,今天之前我都不认识你,怎么可能会研究你的球呢?”

    “可是……可是……”李牧脸色微微涨红,却不知道应该怎样把话接下去。

    王超却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还是出手太重了啊,希望不会影响他的心态吧。”

    如果可以的话,王超并不想这样。

    只是他今天体力真的跟不上了,他又实在不想错过这样一个进入职业领域的机会。

    所以,只能对不起了,小朋友们。

    他终究曾是国家队名帅,而这里毕竟只是个小小的市队替补区。

    不夸张的说,在场所有人的经验加在一起,也不到王超的十分之一。

    他曾经看到过太多形形色色不同类型的球员,熟知任何类型球员的打球风格和特定习惯。

    像是赵戈和李牧这种等级的球员,他只需要看一眼,就能通过对方的神态、言谈、持拍姿势、发球动作,将对方整个人看得通通透透。

    剩下那一点点看不清楚的地方,也只需跟对方打上两三个球,就足够看清了。

    所以他打赵戈时,最初打成4:1,一方面是他在观察,另一方面,其实是在熟悉刚拿到手的球拍。

    而在李牧上来后,他对球拍已经足够熟悉。

    所以王斌的判断其实不能说错,当前状况下,李牧确实比赵戈更有威胁。

    只可惜,王超对手中的球拍和眼前的球台也更加熟悉。

    所以真正打起来,李牧的数据反而还不如赵戈。

    ……

    比赛还在继续,王超发了两个球,李牧吃了两个球,整个场面轻描淡写,就像是李牧已经放弃了抵抗一样。

    比分定格在11:3,王超赢下第一局。

    他又一次躺在地板上,筋疲力尽的喘着气,但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已跟刚才截然不同。

    李牧有些委屈

第19章 入队(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