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士无双:重回1976搞科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章

    光刻技术科研陷入停滞。

    几乎是放弃了自主攻关。

    这一停,足足被西方拉开了将近二十年的差距。

    “杨总工,我觉得比起当总工程师,你更适合当洋人的买办。”

    “你住口!”

    杨伟民气得浑身颤抖。

    “你这是对我的人身侮蔑!”

    “我二十多岁进入冶金行业,四十成为海州钢铁厂总工程师,帮助国家攻克各项技术难关,家里的锦旗,表彰证书,比你看过的书都要多。”

    气急败坏的杨伟民,罕见地发起了雷霆怒火。

    讽刺一名为国家科学技术,立过汗马功劳的工程师是买办。

    徐天太过分了!

    “既然是这样,你为什么又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呢?”

    徐天不卑不亢地问道:“家里的锦旗,表彰证书,证明你是一名优秀的冶金工程师。”

    “你能吸引为国家攻克各项技术难关,我想攻关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最终,你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有外国人给你提供的资料,还是他们施以援手?”

    “成为总工程师以后,你两只眼睛只看到外国技术和产品有多先进。”

    “我们和他们,存在多大的差距。”

    “为什么看不到,你曾经取得的突破呢?”

    “我想这个问题,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疑问吧?”

    徐天这番振聋发聩的质问,引来无数人的深思。

    曾几何时。

    杨伟民一次次地下车间,和工人们一块搞技术革新。

    一块攻关技术难题。

    每次遇到解不开的问题,他总会熬夜查阅资料。

    正如杨伟民自己讲的。

    他的表彰证书和锦旗,是全厂最多的。

    这些荣誉,都是他用辛勤汗水换来的。

    现在。

    杨伟民变了。

    变得畏手畏脚,不敢轻易进行技术革新。

    变得唯外国技术是从。

    多年以前。

    每当大家遇到技术问题,都愿意找杨伟民请教。

    杨伟民不但会不厌其烦地帮忙解释,找出其中的问题。

    还会鼓励大家勇于创新。

    不要怕失败。

    失败是成功之母。

    如果没有杨伟民的鼓励。

    部队回来,只有小学基础的赵大力,不可能自学一系列的冶金技术。

    成为负责生产的副厂长。

    “杨工,你变得,变得让我们极其的陌生。”

    “换成以前,即便徐天同志的技术图纸,有一点点的可行性,你都会带领我们大家进行研究,进行尝试。”

    “如今,你连看完的耐心都没有。”

    赵大力痛心疾首地指出杨伟民身上的问题。

    杨伟民是总工程师,是全厂技术最高的人。

    理应比大家更加详细,审查徐天的技术图纸。

    没有。

    杨伟民不但连看下去的耐心都没有。

    并且一次次提困难,说丧气话。

    “我......”

    杨伟民内心五味杂陈。

    赵大力将徐天放在桌面的图纸拿了起来,说道:“杨工,如果你还记得当年,是如何带领我们,突破技术难题,取得技术革新。”

    “我请你,仔细看完它。”

    说罢,赵大力将图纸放到了杨伟民面前。

    重重困难压了过来,不依靠群众,还能依靠谁?

    依靠西方列强?

    他们只会死死地掐着你,直到将你卡得全部过气。

    屈服于他们的威胁。


第19章(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