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妾身娇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勤王登基,皇后之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子御登基那天,亲自去冷宫接出了良太妃,良太妃终于见到儿子,大喜,泣不成声。

    值得的,她苦等这些年,算计这些年,即便容华不再,即便受尽羞辱,也是值得的。

    她的儿子成了新帝,她就是这大周的太后,从现在开始,没有人再敢欺负他们母子!

    赵子御登基之后做了三件事。

    第一,大赦天下,降税赋,恢复米价,苦民所苦,急民所急。

    第二,犒赏三军,凡这次参与北燕大战的将士,皆论功行赏。

    曲佑天本就因送瘟疫偏方有功,后又以两箭射中敌军军旗,一箭射死敌军将领扭转战局,一战功成,被直接封为定军侯。

    第三,告知天下,丞相庄仲以巫术谋害先帝是子虚乌有,是赵子勋母子的阴谋。

    这件事上,赵子御说了谎,他告诉所有人,其实丞相早知赵子勋的阴谋,之所以不反抗,是要牺牲丞相府百余条人命换他一个离京的机会。

    这种说法,让满朝文武百官和大周百姓震惊的同时,又深深的惋惜和敬慕。

    当年丞相等人的尸体被宁远侯扔去乱葬岗喂野狗,赵子御暗中让人带回来偷偷葬在了城外,无名无姓。

    将此事告知天下后,他特意让曲佑天带领两队铁甲军将丞相一家接回好生安葬,并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到丞相墓前祭拜。

    祭拜时,他屈膝一跪,令百官震惊,然,不止于此,这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拥有生杀大权的皇帝还让人在丞相的墓前立了一块墓碑。

    亲笔题字记生平功绩,更立下一个规矩,让所有官员,包括他自己和子孙后代,只要行至丞相墓前必须下马参拜,给了丞相足够的尊重和光荣。

    所有人都在夸赞新帝是个有情有义的明君时,只有已经搬至永寿宫的良太妃,如今的太后惴惴不安。

    御书房里,太后的神色颇显焦灼,深深的盯着赵子御道:

    “你给丞相如此大的荣誉,当真只是因为亏欠吗?”

    赵子御沉默片刻,道:“自然,儿臣亏欠丞相的何止这些”

    太后重重呼了口气,面色阴郁,“你是哀家生的,你什么心思,哀家一清二楚,你亏欠是真,想给庄绾铺路也是真!”

    “你如此兴师动众的祭拜丞相,是要告诉满朝文武百官,告诉大周的百姓,丞相对你有再造之恩,如此一来,等庄绾的身份公之于众,你要立她为后就无人敢反对!”

    “御儿,你要立庄绾为后是不是!”

    被戳破心思,赵子御并无半分恼怒,他坦然对上太后洞察一切的目光。

    “是,儿臣是要立绾绾为后,这是儿臣欠她的,没有丞相的牺牲,就没有儿臣今日,如今儿臣得了这天下,皇后之位,只有绾绾配得上!”

    见他不容置喙的态度,太后不觉倒抽了口凉气。

    “配得上?不,她配不上,她现在已经是......”

    ‘残花败柳’四个字刚要出口,身后的宫女长缨忽而低声喊了她一声,太后骤然回神。

    不!不能说,现在还不能说庄绾早就是别人的妾,若是御儿知道,指定要发疯,有些事就不好控制了!

    太后缓了口气,右手慢慢捻着一串紫檀碧玺佛珠,闭上眼极力的控制着自己,片刻才睁开眼道:

    “哀家不同意立她为后,哀家已经为你选了一个皇后,王阁老的孙女王初瑶,那姑娘哀家见过,大方得体,恭顺严谨,是皇后最好的人选”

    赵子御似乎对她的话并无意外,只是额头开始冒青筋,俊脸染上怒气。

    “母后已经逼着儿臣做了一次忘恩负义的畜生,这次,还要逼着儿臣做个负心汉吗!”

    太后见他隐忍着盛怒的模样,软了语气,苦口婆心道:

    “御儿,母后并非薄凉寡性的人,但是你现在刚坐上这个位子,皇后必须是一个出身大家,对你巩固皇权有所帮助的人,王阁老在朝中的威望极高,他的孙女王初瑶是最合适的”

    赵子御盯着她,赫然冷笑,笑中带着无限讽刺。

    “若是庄老将军还在,王阁老连给他提鞋的资格都没有,若是丞相还在,王阁老怕是也要往后站,他不过是年龄大资历老,论功劳,哪里比得过庄家!”

    “若是庄老和丞相都在,莫说一个王初瑶,便是公主都比不得庄绾尊贵,当年儿臣求父皇赐婚,要娶庄绾为勤王妃,母后可是非常赞同的!”

    “如今,母后是嫌弃庄绾成了没爹没娘没家族撑腰的孤女对吗?那母后可还记得,没有庄老将军,大周早已是北燕铁骑下的傀儡,没有丞相,儿臣早已是赵子勋母子的刀下魂!”

    太后被怼的呼吸一窒,心虚的避开他的目光,用力捻了几下佛珠才让自己冷静下来,她硬着口气道:

    “哀家不是嫌弃她,哀家只是权衡利弊,你刚才说王阁老没有功劳,是,他的功是比不过庄老和丞相,但这次你能名正言顺的坐上这个皇位,王阁老功不可没!”

    闻言,赵子御

勤王登基,皇后之位(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