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二章 比格局我李翊没输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一个先穿袜子后穿鞋,先当弟弟后当爷。

    这些年,他曹操为了迎奉天子付出了多少努力?

    即便当一次弟弟又有何妨?

    反正后面就轮到自己当爷了!

    只要能和杨奉缔结同盟,那么司隶一带的重重关卡,便不足为虑了。

    甚至师出都更有名了。

    念及此,曹操心情大好,一连吃了几大口饺子。

    嗯……

    香,真香!

    如此一来,四股势力中战力最强的那一支便算是解决了。

    那么……剩下其他三股势力呢?

    尽管靠着曹操与杨奉联合,剩下其他三股势力也应该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但对曹操而言,能省下麻烦就省。

    这种事情可马虎乱来不得,万一出了点差池纰漏,就追悔莫及了。

    “子玉,除杨奉之外,依你之见,剩下三股势力当何以处之?”

    “依在下愚见……”

    李翊微微思索,继续道:

    “其余三股势力其碌碌之辈,不足为虑,现在天子只是因为还没有到达洛阳。”

    “一旦到了洛阳,那四股势力中最先动手的必是国舅董承与白波军受领韩暹。”

    哦……

    对于李翊的这个论断,曹操还有些惊讶。

    李翊竟然用如此确切的时间,来确定将会内乱的人物。

    如果他之前分析杨奉还可以从自身环境角度出发,那……

    董承、韩暹又是从什么角度分析他们一定会大打出手的呢?

    刚刚想到这儿,李翊的声音便接踵而至……

    “曹公且细想,韩暹乃是黄巾出身,有句俗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如今受了朝廷诏安,护送天子回了洛阳,自恃护驾有功。”

    “岂会不居功自傲?”

    “而黄巾军军队素质不能就不高,曹公当初收编青州军时应该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军纪松弛,时常掳掠百姓。”

    “那么既然韩暹的部队没有军规约束,等到了洛阳会不会肆意妄为?”

    “祸乱朝廷,鱼肉百姓呢?”

    “而董承是什么人?是当朝国舅,车骑将军,韩暹损害朝廷利益便是在损害他董承的利益!”

    “如此一来,两人必然大打出手!”

    唔……

    曹操眼眸凝起,他此刻并不是惊叹董承会和韩暹打起来。

    而是惊叹李翊居然对各路势力的人物背景,心理环境分析得如此透彻,如此头头是道!

    这平时得是多大的强度关注着西边儿局势啊?

    怪不得常听人说李司马夙兴夜寐,乃钢筋铁骨之人。

    现在看来,下人对李翊的评价的确相当中肯。

    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当场曹操收编青州黄巾军时,还是得靠着夏侯惇等人的努力训练,明令军规才勉强约束。

    而韩暹本为庸才,其既无曹操的统帅才能,又不懂夏侯惇的练兵之道。

    所以部下难以约束,必然掳掠百姓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事实。

    到时候以董承为首的保皇派此前为了东归洛阳可以暂忍一时,等真到了洛阳,岂会再容忍你韩暹肆意妄为?

    到时候两边交火,都不用等他曹操出手了……

    妙,妙哉!

    “……哈哈哈哈。”

    曹操的笑声响遍整个书房。

    屋外的下人只道曹操是吃饺子吃高兴了,咯咯乐了。

    暗叹自己跟着李司马还是挺幸福的,有什么美味佳肴他们都能第一时间享用,比曹操还快。

    对于这些下人而言,他们只在乎吃喝。

    哪里晓得上位者的深谋远虑?

    “我观曹公笑声中多有凛然之意,看来即便韩暹与董承不交战,曹公也不会将他们放在眼里。”

    曹操闻言笑道:

    “不瞒子玉,就像你方才说的,韩暹乃草莽之人。”

    “操从未正眼看过他,只是他若真与董承交战,倒是省却了我不少麻烦。”

    就韩暹这种鼠辈,曹操有一百种方法玩儿死他。

    根本不需要李翊多出谋划策,但还是那句话。

    在军国大事上,能省事就尽量省事,不要节外生枝。

    “李司马……”

    曹操夹块饺子,又抿了口茶润润嗓子,继续道:

    “现在杨奉、韩暹、董承都已经有了对应的方略……”

    “现在就只剩一家张杨了,当初子玉劝我合纵连横。”

    “彼时张杨若过河前来捣乱,该当如何?”

    要知道,张杨手上足有五万人马,而且比起其他三股势力,他的军队出身边境,常年与异族作战,是战力最强的。

    或者说,这四股势力中最强的本就应该是张杨,而不是杨奉。

第一百三十二章 比格局我李翊没输过(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