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阳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矮子儿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傍晚时分,夕阳洒下金灿灿的光。正阳街镀金般沉浸在余辉里,仿佛一位悠闲的老人,散发出一种安静祥和的美。

    放眼望去是一排排低矮的平房,油漆都斑驳了的大门前趴着一只懒洋洋晒太阳的黄色小土狗。

    蓝砖墙上,一只花猫把毛茸茸的大脑袋藏在毛毛草里,撅着屁股,竖起来的尾巴一摇一晃的,正准备偷袭房檐上的几只麻雀。

    顺着街道走出去,马路上是来往的车辆,形形色色的行人,远处是一座座高耸的大楼,无一不彰显这是一座现代化城市。被围绕其中的正阳街显得老旧而格格不入。

    年轻人大多受不了出去买了楼房,只剩下一些舍不得离开的老人,还有少数买不起房的年轻人。

    刘阿姨是这条街上的老居民了。

    她中年丧夫,自己拉扯两个儿子,日子艰难的时候也多亏了老街坊老邻居的帮助。她虽然嘴上不饶人,可是心里却是有本账,谁对她好她记得一清二楚。

    如今儿子都大了,大儿子早就娶了媳妇,小儿子张远今天也要带女朋友回来,她破天荒的去买了菜做了晚饭。

    要吃的饭菜都准备得差不多了,这会儿闲下来没什么事儿了,她想到街道办事处门前的老槐树下和老邻居们唠会儿闲天儿。

    前几天闲聊的时候,听儿子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钱奶奶说正阳街可能要拆迁。而且,由于这里是黄金地段,拆迁政策要比别的地方都优越。

    钱奶奶的儿子虽然没有仔细说怎么个优越,可听那意思,政府好像商定了好几套拆迁方案,肯定会让居民满意。

    这对于刘阿姨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她知道,如果不是有拆迁的机会,自己的大儿子恐怕这辈子也挣不出一套房钱来。

    可是钱奶奶也只是听说,不知道确切的消息,而且自那天之后她就被儿子接走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刘阿姨今天打算看看钱奶奶回来没有,顺便打听一下拆迁的消息。

    她家斜对门儿就是街道办事处,那棵老槐树据说有着四百多年历史,树下摆了几张小桌子,茶余饭后的老街坊邻居们就会聚集在这里,打打牌,下下棋,侃侃大山。

    在这里,东家长李家短,谁家也藏不住什么秘密,街道上有什么重要通知也是由这里发布的。所以,人们又管这里叫做“正阳街新闻发布中心”。

    刘阿姨一出门儿就看着街西口儿的赵老头正瞪着小眼睛喊:“你今天就是说出大天来我也要吃你的马。”

    和他下棋的吴老头儿把马握到手里,孩子一样的还把手背到身后:“想得美,想吃我的马?门儿都没有啊!”

    “你把棋子儿给我放棋盘上来……”

    “我就不给……”

    “输得起不?”

    “输的起输不起我也不给。”吴老头儿日常耍赖皮,逗得围观群众哈哈大笑起来。

    “呦~”刘阿姨看着有趣儿,也凑合过来:“不就是个马吗?你不让人家吃了你还能拿回去拉车不成?”

    吴老头儿显然是输的有些起急了,听刘阿姨这么调侃他便转回头想要说点什么怼回去,这一转头却看见刘阿姨的儿子,和一个女孩儿手拉手远远的走过来。

    “你儿子学雷锋做好事儿去了?这是替谁家接孩子呢?”吴老头儿朝刘阿姨身后挑了挑下巴。

    嘲弄的口气引来人们一阵并没有什么恶意的哄笑。

    刘阿姨回头看去,就见她那个身高一米八八的老儿子张远,和一个怎么看身高也就一米五几的女孩儿手拉手走过来。

    刚刚下过雨,坑坑洼洼的街道全是一片片大大小小的积水。那女孩儿如田埂上的兔子般,一蹦一跳的跳过积水,脑袋后的马尾辫也随着她的跳动一摆一摆的,显示着主人的好心情。

    这就是儿子说要带回来的女朋友吗?刘阿姨的心里顿时像被人砸进了块大石头,又沉又闷又堵又疼啊。

    她不理会人们的哄笑,转身走回了家。

    虽然她看到了儿子指着她和那女孩儿说着什么,她也看到了女孩儿的脸上甜甜的笑,可她装做什么也没看到的样子就这么低着头走开了。

    “切,”吴老头儿一扫输棋的丧气:“摆着脸子给谁看?还不是她自己说的儿子找女朋友要模特儿标准?”

    “快别说了,”好心眼儿的胡大妈扒拉了他一下,压低声音说:“让人家孩子听见了。”

    说话间张远两个人已经走到了老槐树下,他好脾气地笑着和众人打着招呼。

    招呼到吴老头儿的时候,吴老头儿应的漫不经心的,他的马到底被赵老头儿抢过来摆在了棋盘上。

    “我看你的马往哪儿走,往哪儿走都难逃一死啊。”赵老头儿得意洋洋说。

    正在吴老头儿一筹莫展的时候,张远的小女朋友轻声说:“大爷,您把车拉回来啊,他敢吃您的马您车一横就能叫将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吴老头恍然大悟:“对对对,我让这老小子吓唬迷糊了。小姑娘不错啊,人又漂亮还会下棋,

矮子儿媳(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