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你说阿俊?”刚刚教完小柱子念书的江元皓灌了口水,顺手将手中的葫芦瓢递还给苏青青道,“阿俊跟我们不同,他小时候是在庙里长大的。”
“庙里?”苏青青诧异,“你们家不是挺富裕的,怎么会把儿子送去庙里?”
“是这样。阿俊从小身体就不太好,常常生病,本来是想着把他送去庙里练练武,在里面呆了几年,结果后来却听说那庙里的和尚似乎有些问题,就把阿俊接回来了。”
“问题?和尚会有什么问题?”
“究竟出了什么事我不知道。”江元皓道,“不过听说他们后来好像全被官兵抓起来了。”那得干出什么样的坏事才会被官兵把一庙的和尚都给抓起来啊!
苏青青算是明白江元俊身上那股子匪气怎么来的了,敢情是小时候误入贼窟里熏陶出来的。
同大部分的山里孩子一样,小柱子基本上大字不识一个,整日里只知道上山爬树,下河捞虾,现在让他在这边正襟危坐提笔练字,,顿时就犯愁了,一张脸苦的像吃了黄连。亏得他还算听话,知道这里不是能随意调皮捣蛋的地方,老老实实在屋子里听江元皓念了两个时辰的三字经,蔫蔫地回家去了。
苏青青很理解他。换成是她自己在屋子里面听江元皓说“人之初,性本善”,别说两个时辰,一刻钟她都受不了。江元皓对此倒是习以为常,脸上看不见半分不耐烦的模样不说,还有精力过来看苏青青在做什么。
现在换了大房子,家里的东西也多了,别的不说,至少一些基本用具都是齐全的。苏青青找了把菜刀,努力分解着江元俊从山里扛回来的那头野猪。要知道现在可是夏天,这么大一头猪不赶快收拾了,万一放着坏了就糟糕了。
“你在弄什么?”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好奇宝宝江公子凑过来看,见苏青青正在费力地割着猪头,便道,“青青,现在大哥来了,你不必做这些的。”
“嗯?”苏青青累得汗流浃背,顺手用袖子抹了把脸上的汗,奇怪道,“这跟大哥来了有什么关系?”
“大哥每次出门,身上都带着很多银子的。我们只要花银子请人来做就好了啊。”江元皓理所当然地道。
“但那是你大哥的银子,不是我们的。”苏青青皱眉打断了他的话,“况且我们现在是在深山里,银子什么的能省还是省一点。”真是的,一个大男人比她还娇气,这样子如何能在山里生活?江元皓听她这么说,便将她手里的刀接了过去,口中道:“那你告诉我怎么弄,我来做好了。”这么危险的事怎么能叫娘子来做,万一割到手怎么办?
看得出江元皓从来没做过这等事情,每一下动作都小心翼翼,持惯了毛笔的手现在拿起刀来甚至都不太稳当。但他始终不肯让苏青青来,宁愿自己来干这其实在他眼里并不入流的屠夫活计。
虽然书里都说,做娘子的应该以夫为天,做什么都应该任劳任怨,但他还是舍不得让她干这么重的活。
苏青青眼里透出笑意,也不再坚持,指点着他斩下四条猪腿,将肉一块一块地分割下来,哪些留着待会儿炖菜,哪些要抹上盐准备腌起来以后吃,猪头和内脏也不能随便扔,有的地方是可以炒来吃的。
收拾完野猪之后,苏青青叫江元皓带上两大条猪腿,陪她去揍一趟了李婶家和二牛家里,各送了一条猪腿,感谢他们之前对她的照顾。李婶连连推辞,说是借个灶不算什么大事,后来在苏青青的坚持之下才肯收下猪腿,并回送了她好几张玉米面的大饼子。阿牛婶则只是抱着猪腿连声感谢,说江家媳妇懂得知恩图报云云。不过苏青青本来也没指望要从他们那里拿什么好处,说了几句套话便回去了。
回到家里后又是一阵忙,里里外外地收拾屋子,打扫,然后还要搭个鸡窝,垒猪圈。江元皓不舍得让苏青青干那么多的重活,他自己又做不过来,索性进房去摇醒了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江元俊,叫他出来帮忙。
江元俊揉着眼睛出来,二话不说开始干活。果然头脑简单的人四肢就是够发达,没过多久整间宅院都变得干干净净,所有物事被摆放得井井有条,屋角的鸡窝也搭好了。当然猪栏并没有弄,因为材料不太齐全。看得出,与他的两个哥哥不同,江元俊干起这些零碎杂活来很是顺手,似乎之前经常做的样子,扫院子的时候还知道先在石地洒上些水,防止灰尘逸散。做完这些之后他走进灶房里找苏青青要吃的,后者早已从江元皓那里知道这个弟弟是受了食物的蛊惑才肯出来帮忙,便先炖好了一大碗红烧肉等着他。
苏青青不得不承认,有银子与没银子的时候就是不一样。江大哥这么一来,家里状况顿时就发生了质的飞跃,什么米面柴油现在都有了,连红糖以及一些基本配料也都不知从什么地方搞来了不少。现在想炖碗红烧肉,或者做一些家常菜的都不成问题。
这还只是在山里,条件简陋。要是以后有机会能去市镇就好了,苏青青自打穿越过来还没去过市集呢,也许能有机会做些小买卖,甚至凭她脑子里的一些现代知识发发小财什么的。说起来
第七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