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道:“我忽然理解高兄用心了。”
高明一边吃小米粥一边问外面道:“你理解什么了?”
李清照道:“其实今早,我帮高兄改了靖康处,权当报答高兄的‘绿肥红瘦’。”
高明愣了愣道:“不妨说说看你怎么改的?”
李清照笑道:“但是听君一席话,现在我忽然不想说出来了,就像高兄自己不改,所以我为什么要改呢?留点遗憾,亦是人间常有。毕竟中秋圆月,也不常有。”
高明好奇的问:“李小娘子似有所指?”
“笨死了你!”李清照微嗔道:“其实我能感知到。”
“你感知到了什么?”高明问道。
李清照道:“我感知你喜欢我,想见我,想和我切磋论道,喝茶,下棋。正如靖康处,你故意留点遗憾。和你故意躲着不见我如出一辙,此乃人生常态否?”
“常态。好月的确不常有,一年只得半月明。”
高明道:“比如你和赵明诚的花前月下美好回忆,只是昙花一现,而你们人生的大多数岁月都是柴米油盐,是他嫉妒你交友满天下的醋坛子味,是你觉得他无才又烦人的穷酸味。”
李清照哑口无言,生平第一次,被人怼得说不出话来。
高明想想又道:“如果话说的太重呢,我道歉。”
“无需道歉。”
外面的李清照忽然又笑了:“我总算知道你为什么干了那么多坏事,却不怎么招人讨厌了。”
高明道:“所以是为什么呢?”
李清照道:“因为你总在实事求是,你从来不掩盖,总在嬉笑怒骂中自我批评。”
高明一脸黑线,忍不住开门出去当面责问:“实事求是和自我批评两词,你怎么知道的?”
李清照有恃无恐的笑道:“好吧让小高衙内见笑了,我贿赂过你的帮闲,收集你的言辞论调,收集你的精神思路。你也别怪下属,是我逼他们的。我没恶意,我除了喜欢收集金石字画,还喜欢收集见闻、思想。我对你是真的好奇,将来,我会写本记录你点滴的文集。所以现在是筹备阶段。”
“……”
关键是没想过有人会这么干,也没规定过属下不许这么干。
而且就是规定了,也很难禁得了。
那怎么说的?防人之口……什么来着?
其实李清照这样的操作,在宋代倒也完全没什么毛病,是一种常见的文人习惯。
就像有些严谨的人还原历史时,除了看正史,还要看地方志。
甚至要找一些相关观者的鸡毛蒜皮的生活对话,这样,才能尽量准确的勾画出需要还原之人的外廓。
高明道:“既然是你被关注了这么久,我在你面前也像是没有秘密了。那么现在你怎么看我?”
“说不好。”李清照说道:“我从未对任何一人这么感兴趣过,无奈我没时间,这次真要走了。不能继续对着你这本有趣的书翻页了。”
高明道:“该走就走吧,以后我每过一段时间写信给你,告诉你我的下一页是什么,你不烦就好,天下都认为我高衙内是个败类时,你当我是朋友,那我也当你是知己。”
着男装的李清照,相比往日灵气逼人的神态,竟是多了些伤感之意。
最后,李清照拿着扇子拱手道:“此间少年,将来必成大业。我李清照坚持这么认为。”
高明也拱手道:“这些琐事,将来必成美谈,易安一路走好。”
李清照转身而去,下楼之际,再次回眸一望……
这几日来,高明正抽空了脑袋,忙着回忆后世各种食物的营养物质含量,开始尝试编写第一版的复合饲料配方。
这第一版,以豆科的免费三叶草为主,混合一部分麦麸等杂粮。
总之把记忆中营养好,现在市面上又比较便宜的粮食,尽可能多的组合进去就是了。
关于这些倒也不是高明的专业,不过在文明时代里,高明老爸是一间上市养殖企业的总工程师,专门负责这方面的研究。
于是对高明多少有些熏陶。
总体一个规律就是能量守恒。所以一定要有营养进猪的肚子里,它才会长肉,这是不可逆的大基础大脉络。
但转换过程,效率有高有低,各种粮食的价格也有高有低。
那么通过不断实践,找到其中那个最佳平衡点,以最少的粮食,转换出最多的肉来,这就是这门学问的初衷,也是高明这几天正在做的事。
其实即使有老爸的专业知识,也不可能马上就拿出成熟的配方给蒋门神。
因为生产力基础不同,那么各种粮食价格和后世的比价,也有很大出入。
现在,高明已经让蒋门神在自有猪场里实验,大约就是用现在1.0版的配方喂猪,然后每天称重。
又和他以前的猪进行对比。
那么这些天对比下来,同一个娘生的两个体质差不多的猪,一个以蒋门神的
第59章 此间少年,将来必成大业(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