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全家都穿越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义邰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景月端着一盆热水走到屋外,在院里找了个矮一点的缸放盆,正散着头发,低眸的瞬间看见了水里的倒影。

    穿过来之前不说是倾国倾城、美貌如花,但至少皮肤白皙,不胖不瘦,身材匀称。

    这盆里的小丫头,头发毛躁,又黑又瘦,五官几乎要凹陷下去了,一看就营养不良,给人一种病态感。

    “咦——”

    嫌弃。

    这以后得费好大的精力才能慢慢养回来了。

    “看啥呢,快洗,洗完早点出门。”孙英拿了一点草木灰过来,催促着说道。

    “洗,现在洗。”

    孙英也趁着这会儿收拾了一下自己,只是嘴角的青紫暂时还无法消除。

    ……

    “妈……娘!我好累啊!”

    已经走了快一个小时了,赵景月此刻只觉得脚步沉重,似灌有千石。

    鞋底也薄的很,好似光脚踩在路上,走着走着就被小石子硌到了,硌得生疼。

    “才走了不到一个小时,你就喊成这样。”孙英嘴上嫌弃着,身子却退回来牵住了赵景月的手,“我背你。”

    孙英这具身子虽然常年劳作,但也因为饮食问题,常年吃不饱,看着骨瘦如柴的。

    赵景月摇了摇头,牵住了孙英的手,说:“拉着我走就行了。我好饿,早上都没吃什么。”

    孙英看着瘦小的赵景月一时心软,什么时候让孩子受过这种苦?

    “再坚持坚持,走到了就有吃的了!”

    赵景月被拉着继续往前走。

    大概也就十分钟,赵景月却觉得时间过的比十年还长。

    身后传来一声女人的呼喊——

    “年才媳妇!”

    两人回头,远处一个牛车缓缓赶来,停在了他们身边。

    赵景月不认识车上的人,怕露馅,她悄然挪动步伐,站在了孙英后面。

    车上的人倒觉得习以为常。

    孙英扫了一眼,自是认识。

    赶车的是里正的大儿子赵大林,后面坐着的是他媳妇王氏。

    “大林哥,大林嫂。”孙英回应。

    “你带着翠妞干啥去?”问话的是王氏。

    昨天赵年才回来要钱不成,往死里打人的事情几乎全村都知道了,王氏见孙英独自一人带着赵景月,以为她是过不下去了,要带着女儿回娘家。

    “去镇上转转,看有啥活计没有。”

    话一出口,王氏就联想到了,肯定是被赵年才那个不是人的东西逼得,家里揭不开锅了得让一个女人出去找活干,回来还得下田种地,收拾家里。

    如此一想,王氏看向孙英的眼里就更是同情。

    她看了一眼赵大林。

    赵大林会意点头。

    王氏随即转头对孙英说:“那你们娘俩跟我们一起,正好顺路,我们也去镇上。”

    赵景月在后面听着王氏在邀请她们坐牛车,眼里瞬间放光,大好人啊!

    “这多不好……”

    “快别气了,顺路的事儿。”王氏直接打断,下车拉着赵景月就往牛车上走。

    “谢谢伯娘!谢谢伯伯!”赵景月呲着牙笑道,借着王氏手上的力道就爬上了牛车。

    牛车抖得很,赵景月只得用力抓着板子的边缘,身体朝后倾,使自己不掉下去。

    好在赵大林赶车赶得慢,想来他们去镇上也没什么急事。

    “伯娘,镇上有啥好玩的?我还没去过呢。”

    赵景月的主动开口倒让王氏有些意外,毕竟之前一直都是唯唯诺诺的跟在孙英身后。

    “镇上有耍杂耍的、变戏法的,不过现在还不算热闹,等端阳节那天人才多,更好玩。”

    “那镇上有啥活干不?”

    王氏以为赵景月说的活是在给自己找,虽然十岁的姑娘也不小了,没个四五年就得嫁人了,但是一个家里明明有男人,怎么也不应该轮到让她出门干活。

    赵年才真不是个东西啊!

    这才见到这对母女俩没多久,王氏已经第二次在心里骂赵年才了。

    “你娘教你刺绣了不?我们家春苗就帮着做荷包手绢这些,拿到镇上去卖。”

    赵景月摇了摇头,她碰都没碰过这玩意。

    王氏想了想觉得也对,在这么个鸡飞狗跳的家里,哪里还有精力学这些。

    “镇上没有啥适合你的,倒是你爹,要是顶用的话,还可以去码头卸个货,一天也能赚个几十文。”

    赵景月觉得这是最后万不得已的选择,去累一天,然后浑身酸痛的回来,赚的钱还不够补身体的。

    “哎——”

    赵景月叹了口气。

    不需要自己走路,赵景月觉得时间都过的快了些。

    几人边赶路边聊着,很快就看见了远处镇外立着一个大石碑,上面刻着:义邰镇。

    牛车不能进镇上主路,两人和赵大林夫妇告别

第5章 义邰镇(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